- 2017/3/16 10:26:18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电脑报
- 作者:
三星是陆东的第一份工作,他大学后就进入这家企业。进入三星之前,他以为“这只是卖手机的”,进去之后才恍然发现,“很大很大,有各种各样的业务,小到芯片,大点的冰箱、电视,最大到军舰,而自己只是这个帝国最不起眼的一颗螺丝钉。”
过去20多年,对这个庞大帝国来说,中国市场对它都至关重要。1995年1月,三星集团中国总部设立。有数据显示,至今三星在中国已形成七大支柱,拥有14家生产基地、10家研发基地、11家销售基地、4447家服务中心,拥有约6万名员工,占全球员工的21%。对中国普通消费者来说,在各大卖场里,三星电视、手机、冰箱等电子设备都十分常见。
2013年,三星曾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领导者,在苹果手机大屏化和中国“高性价比军团”崛起背景下,三星电子手机业务渐渐步入窘境。但是三星并没能迅速针对市场环境变化做出调整。从2013年起,其在中国的销售额已经连续连年下滑,下滑幅度分别为18%,16%以及15%。就具体年营收而言,三星2013年在中国市场创造的营收为40.1万亿韩元(349亿美元),2014 年为33万亿韩元,2015年则降至31万亿韩元。
去年以来,从Galaxy Note7的电池门爆炸事件,到差别对待中国消费者,再到“下跪门” ,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声誉严重受损,其市场销售状况也每况愈下。据最新数据显示,三星去年下半年日均出货不到4万台,而在以前则是16-18万台。
这仅仅是直接的负面效应,三星品牌形象因此在公众心中大打折扣,这才是长期的、更难以估量的损失。对于三星而言,2017年无论是在业绩上,还是整体品牌效应上,都需要强势回归才能走出2016年的阴霾。
此前,三星电子大中华区总裁裴敬泰在三星中国论坛的致辞中表示,三星电子正加速本土化进程,会“更加关注中国消费者的声音”,为中国消费者推出更加优秀的产品,将用户体验与价值最大化,致力做中国人民喜爱的企业。
目前来看,三星对“中国本土化”的重要几个举措,是在中国市场发布了特供机C7 Pro智能手机,定价为2899远;三星旗下首款游戏笔记本取了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名字——玄龙骑士;此外,QLED电视则搭载芒果T V及银河奇异果两大互联网电视牌照方平台。
“这有多大效果很难说,Note 7爆炸事件中三星整体公关不成功,对品牌形象造成了比较严重打击,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受到比较大的冲击。加上中韩关系不佳的大背景,已经对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IDC终端系统研究经理金迪说。
另一位业内人士观察人士表示,“萨德”目前来看对三星的影响还比较小,但是也不敢保证,群众不会把怒火转向所有韩企,只能随机应变。更重要的是,将人工智能作为“复兴三星”筹码的掌门人李在镕如今陷入囹圄,群龙无首的三星或许还将出现内部之争。“在这样的内忧外患中,三星要想在中国突围成功,难度非常大。”
LG销售商:中国市场兵败如山倒
相比三星,韩国另一大电子企业——LG电子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下滑之势过去几年来如同兵败如山倒。
根据LG电子2016年财报,仅仅是2016年第四季度,LG在中国市场的营业净利润亏损2.6亿元人民币。LG上一款手机G5在中国大陆几乎完败,此后为止住不断沉沦的颓势,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尝试,如全盘否定模块化智能手机G5,推出G6,不过仍然没有得到市场认可。
除了手机,占LG电子总销售额的1/4,排名第二的白色家电,在中国同样流年不利。在彩电市场上,虽然LG手握全球唯一的OLED垂直产业链,但其在中国市场却不得不依赖创维、长虹、康佳的力量来推广OLED电视。LG已成为中国彩电行业的二流品牌,人微言轻。
空调市场上,虽然LG拒不承认其基本已经退出中国市场的事实,但事实上从记者走访情况来看,大部分家电卖场基本难寻LG空调的身影。在冰洗市场上,这是LG当前在中国家电表现最好的一个领域。但是,与一线品牌相比,LG的冰箱、洗衣机业务同样难说优秀。
去年9月,LG电子(中国)首席兼中国总经理穆刚就对媒体承认,LG洗衣机的产品过于聚焦在中高端产品上,“70%的产品定价在6000元左右”,但在中国洗衣机消费市场中占比最多的4300-5100元区间段,LG的产品布局却非常少。
穆刚是在2016年上半年走上了LG中国的帅位,有着20多年丰富行业经验,曾在科龙、康佳、夏普等中外企业耕耘过,有着“家电老司机”之称。问题是,穆刚是否能够担当起止住LG惯性下滑,完成重塑LG辉煌的重任呢?
上任后,穆刚承认,LG中国这几年里在战略和经营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他想通过战略上的调整让LG实现重新回归。他当时还提到,为了适应中国市场,LG目前已经做了人员、组织结构甚至经营理念的调整。
业内人士对此表示,从穆刚上任后的操盘手法来看,其营销思路没有什么新突破,仍然希望在农村和中国三四级市场寻找突破点,将LG品牌“带起来”。在中国农村市场和三四级市场确实有着巨大潜力,是很多品牌寻求突破的重中之重。但对于像LG来说,作出这种选择也折射出其在中国市场作出种种努力后效果并不彰显的“焦虑、困惑和无奈”。
接受记者采访的LG经销商罗先生也认为,与当前市场上众多强敌相比,LG除了品牌拉力的优势并不明显之外,在市场营销、网络布局、售后服务等体系方面,普遍面临着一系列的短板,这些不是靠几家渠道或人员调整就能扭转颓势。“何况因为萨德,对中国不少用户来说,购买LG从民族情感上也不可接受,这绝对不是时间可以解决的。我下一步,看来只有关闭现在的LG专卖店,转行国产品牌了。”
报纸客服电话:4006677866 报纸客服信箱:pcw-advice@vip.sin*.c*m 友情链接与合作:987349267(QQ) 广告与活动:675009(QQ) 网站联系信箱:cpcw@cpcw*.c*m
Copyright © 2006-201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