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5/26 15:10:32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电脑报
- 作者:
背后金主调查:都是不太缺钱的主儿
互联网+商业能够跑马圈地、烧钱买用户流量的根本在于平台有足够的资本跑完满仓的资本乱战,笔者之所以会选择这三家平台作为本次测试对象,很大程度也是看中他们各自背后的金主。
京东到家与达达实现的联姻,除物流外,更是资本的合作
京东到家的资本方根本无需猜测,京东自然是其最大的资本考上,不过其在2016年同达达快递合作成立新公司,则让达达背后的DST、红杉资本再一次同京东站到了一起。
每日优鲜的背后则可以看到腾讯的影子,连续三轮持续投资每日优鲜足以体现腾讯对于每日优鲜的好感度,而这家由联想高管创立的平台,同样得到了联想创投和浙商创投的青睐,资本阵营同样非常强大。
爱鲜蜂成立仅一年多的时间,便获得四轮融资,融资总额超过1.3亿美元,红杉资本、高瓴资本、钟鼎创投都成为其资金阵营成员,不过其一度也出现过资金危机,好在2016年底获得美团参与的D轮融资。
编辑点评:国内互联网巨头对生鲜电商非常看好,阿里巴巴和百度虽然没有强烈参与生鲜配送产业的欲望,但前者本身就有喵生鲜,并投资了不少生鲜电商平台,后者也通过投资的方式进入生鲜电商平台领域,而在生鲜配送领域,京东到家和每日优鲜的资金阵营暂时看的确领先爱鲜蜂,毕竟前面三轮融资爱鲜蜂并没有拿到多少资金,而D轮融资的重要参与者也是美团。
产品售价比拼:这是一个伪命题
生鲜配送平台既然涉及商品的选购,必然会有价格的对比需要,但这里之所以说价格比拼是伪命题,核心观点在于绝大部分生鲜类产品缺乏统一的标准化评定体系,同样都是冷鲜猪肉,同样都是三线肉,不同品牌的猪肉会出现价格差,而不同的新鲜程度也会出现价格差,更何况不同城市甚至同一城市不同区域,都会让看似一样的产品出现价格差。生鲜产品品类的品牌意识本身就有些薄弱,类似褚橙这样的产品勉强成为统一标准的代表,可这样的产品在整个生鲜领域太少了,这就让用户极难对不同平台销售的生鲜产品进行横向比价。
每日优鲜似乎略优于其他两个平台
当然,选择百事可乐、可口可乐这样工业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产品的确也可以进行比价,在三个平台的饮品相关类别中选择330ml听装碳酸饮料进行对比,的确出现了价格差,这意味着在三个平台选择一些具备品牌且属于工业流水线生产的诸如碳酸饮料、酒类、薯片等产品时,多长个心眼对比下价格也是有必要的,但整个超市体系涉及这类产品数量过于庞大,恐怕难言某一家能取得绝对的优势。
编辑点评:不单是生鲜配送平台极难进行产品价格横向比较,即使是生鲜电商平台,由于产品缺乏统一的标准化评定体系,也极难进行公平、公正的产品价格横向比较,除一些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产品外,更多恐怕得靠消费者自身对这些生鲜产品的认知和熟悉度来评判平台产品是否划算了。
生鲜配送:需要时间成长的新兴行业
包装是难言之隐
这类的包装是指生鲜平台配送的包装,整个生鲜类产品本身质量品质缺乏统一的标准化评定体系,但配送所用的包装则是可规范操作的,相对毛利率较多的生鲜电商平台,赚“跑腿钱”的生鲜配送平台基本在产品描述中都未提及产品配送的统一包装。
对于购买冷鲜肉、海鲜等易坏、易损的商品的消费者而言,在夏天是否全程冷冻保鲜封装或者通过加水充氧确保基围虾等产品保持“活”的状态也未能提及,而这些其实都是消费者关心的,只不过这类服务的确会提高整个平台配送的运营成本,恐怕需要后期整个市场格局相对明朗,进入下半场竞争的时候才会出现。
生鲜配送靠的是诚信
看似简单的跑腿业务,实际上却是平台与用户信任度的体现,冲动型消费和尝鲜或许会让用户尝试在生鲜配送平台上完成一两单交易,但随着其对平台了解度的提高,必然会去思考平台和超市间如何确保生鲜品质。
以水果为例,很多消费者喜欢亲自挑选个头、成熟度,而将这样的选购环节交给平台配送员后,其同商场如何沟通、筛选却不得而知,即使平台保证严苛控制商品来源并未用户挑选优质产品,执行力如何也会让人质疑。而这些并不是凭空猜测,已经不少网友在论坛反映收到的水果坏的或者蔬菜不新鲜问题了。
这样的诚信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生鲜类产品缺乏标准化体系造成的,需要整个产业链的进步才能改善,这也是阻碍生鲜电商和生鲜配送平台发展的拦路石。
竞争对手也很强大
生鲜配送平台在运作上有些类似外卖平台,不过后者针对的是熟食而已,看似细分的领域其实会受到很多其它领域企业的挑战。诸如本来生活、一米鲜这样的生鲜电商平台,在快递的帮助下完全可以极大缩短送达周期,且这类电商平台在商品筛选和包装方面具有一定主动权,能够依靠标准化体系赢得消费者信赖,从而拉走很大一部分中高端消费群体。
生鲜电商和生鲜配送本身存在竞争关系
当然,时效性让生鲜电商对于生鲜配送平台的压力还不是特别大,但外卖送餐平台同生鲜配送就有非常直接的竞争可能性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渗透,外卖平台无论是送货体系还是用户数量都积累到一定程度,其完全可以在服务项目中添加生鲜配送,本身人们用餐和水果的时间基本是错开的,如果外卖平台选择横向扩张,将生鲜配送或者超市代购纳入自己业务范围的话,完全可以成为生鲜配送平台的最直接竞争对手。
此外,沃尔玛在国外已经选择同Uber这类叫车平台服务,利用叫车平台旗下汽车和司机充当配送员,充分调动不同平台资源合作共赢,却会让第三方的生鲜配送平台非常尴尬。
写在最后:机会与风险同在
生鲜配送平台的出现,有效解决了市场消费者刚需,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其商业模式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不过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面对这样的新兴商业模式,在资本“烧钱”换人气流量的当下,何不多多体验一下,没准能为生活节省下一大笔开支!
报纸客服电话:4006677866 报纸客服信箱:pcw-advice@vip.sin*.c*m 友情链接与合作:987349267(QQ) 广告与活动:675009(QQ) 网站联系信箱:cpcw@cpcw*.c*m
Copyright © 2006-201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