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生活 > 新闻
被吹大的 AI 泡沫: 很多都冲着骗取政府补贴老路去
  • 2017/4/14 16:07:53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电脑报
  • 作者:
【电脑报在线】国内最牛逼的科大讯飞、暴风集团,和大部分机器人企业,大部分利润,其实都来自政府供血
 

盈利艰难:IBM和谷歌都还是亏损的

 

即便解决了学术研究与产品应用的矛盾,由于技术本身是不盈利的,如何盈利,也将会是所有AI公司共同头痛的问题。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龙梦竹就坦诚,尽管收入在增长,但思必驰仍没有实现盈利,整个人工智能行业的企业盈利的都不多。“很多创业公司缺乏数据、经验和实用性,变现并不能很快实现。”

 

宣称打造“人工智能+医学影像”的汇医慧影,曾试图用产业链的方式解决盈利问题,它的主要客户为医院、地方卫计委等。“很多医学人工智能公司会遇到的问题是,单独做一个点就不知道谁来买单。

 

实际上,从国内外情况来看,这也很不乐观。“AI与机器人”(dnbai2017) 统计分析发现,目前得到现实回报的,只有英伟达和亚马逊——英伟达的优势在底层芯片,各家AI企业,无论其内部的模型训练,还是销售给最终客户的智能产品,绝大多数目前采用了Nvidia的GPGPU方案。至于芯片的下游,至目前能得到实实在在回报的产品并不多,从中受益的厂商也基本上没有

 

亚马逊则得益于智能音响Echo推出2016年12月时,已经有超过500万台的销量,2016年圣诞节期间的销量同比增长8倍。此外,很多媒体也支持亚马逊的Alexa系统

 

IBM和谷歌呢?答案可能出人意料:它们截至目前都是亏损的。

 

在没有一家公司做出过比IBM对WatsonAI商业化上更大的赌注——首个医疗人工智开发者IBM,截至去年底已在Watson的研发上投入600亿美金,包括在2016年花费40亿美元的买买买,至今仍在亏损。

 

去年10月,IBM高级副总裁兼CFO马丁·施罗特(Martin Schroeter)回答分析师提问时表示,“需要指出的是,现在想要将Watson健康等业务的技术和进展推广起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是一项长期的投资。”

 

但现在,这项投资的挑战来得早了些。今年2月21日,全球顶级癌症诊疗机构—MD安德森被曝出,由于2016年下半年亏损1.7亿美元其被迫裁掉了1000名员工,终止了与IBM沃森的人工智能合作项目后来又有消息称,两者的合作实际上在2016年9月就已中止,到今年3月,MD 安德森院长因亏损问题被迫辞职。

 

得克萨斯大学的行政系统公布的一份审计结果显示,IBM沃森医疗和MD安德森的合作自2013年10月启动以来,MD安德森已经为此投资超过6200万美元,此外MD安德森从事癌症计划大数据工作的人员大约有250名,但是多年下来并未取得成效。”庞大的管理成本,加上沃森和新的电子病历Epic等大项目同时引进,让MD安德森的财务状况一下子出现了问题。为了增加收入,MD安德森提高了治疗收费的标准,这直接导致了病人数量的下降,产生了负面的连锁反应。”

 

     至于谷歌,尽管在各种场合都称自己是一个“流淌着AI血液”的公司,它的阿尔法狗也直接带动了现在的AI热潮,但在2016年,那些承担着谷歌在AI时代野心的项目,或终结、或出售、或转型,大多都不顺利。

 

先是谷歌的神秘部门改名成了 X,换上新 Logo将定位改成了“Alphabet 的孵化器”。 同年3 月,智能家居子公司 Nest 被曝光产品销量达不到预期, CEO 辞职离开;5 月,收购三年的机器人公司 Boston Dynamics 卖给了丰田标志着 Google 进入商用机器人市场的主要尝试失败;9月,超高速宽带项目 Fiber,因扩张和回本缓慢被搁置,CEO Craig Barratt 辞职、团队大幅裁员。到了11月,谷歌希望通过销售Pixel手机这种高端和高利润的产品,将其在人工智能上的投资变现。

 


国内最牛逼的科大讯飞,利润大部分靠政府供血

 

截至现在,谷歌9成的收入,仍然来自于广告。“无论国内外,一门新技术商业化比开发一门新技术还要难。”在近日的GPLP人工智能沙龙上,天明创新CEO徐明就毫不客气的表示,更何况相比国外,实际上在中国的AI行业,目前纯技术还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因为AI最顶级的技术目前没有一个诞生在中国,也没有看到中国有哪个研究说接近顶级,而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也没有哪个创业团队真正能够脚踏实地的去研究用户行为。

 

“当有一天有更多脚踏实地的创业者的时候,中国的AI行业才可以真正说的上是人工智能,否则大家一起吹吹牛皮,吹吹估值就完了。”徐明说。

 

在国内AI领域,抛开BAT,被市场、业绩和用户最为关注的纯AI创业公司,非自称“国内智能语音和AI产业领导者”的科大讯飞002230,SZ)莫属。

 

今年2月,《纽约时报》一篇关于中美AI的报道中以科大讯飞为案例,称这是一家在语音合成和中英文翻译等多项技术国际大赛上获得桂冠,足以给美国公司带去巨大威胁的AI企业

 

到现在,科大讯飞的“超脑计划”已行至第4个年头。不过,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从2008年开始,到2016年的整整8年间,中国AI产业领导者的收入,每年大部分靠的都是政府补贴。

 

根据 3月21日科大讯飞发布2016年年报,一方面,192页的报告中“人工智能”出现100次,体现出公司对“人工智能”的重视程度。公司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33.20亿元,同比增长32.78%;净利润4.84亿元,同比增长13.90%。但是,“人工智能”热度的另一面,2016年度,政府补助以及收购的讯飞皆成并表产生的投资收益,为科大讯飞贡献了超过一半利润。

 

“在AI领域,科大讯飞不但自身有着良好优越感,当地政府也把科大讯飞当作宝贝看待。”一位熟悉科大讯飞的业内人士在和“AI与机器人”(dnbai2017) 交流时表示。

 

事实上,作为安徽省重点扶持和奖励的民营企业,这也不是政府的首次眷顾,查阅公司历年年度报告,政府补贴在“扮靓”公司业绩的过程中始终充当了一个重要角色——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到2016年,科大讯飞净利润共21.34亿元,当中有超过1/4源自政府补贴。

 

而从营收占比来看,排前三的依次为教育产品和服务(27.44%)、信息工程(25.07%)和电信增值产品运营(12.17%)。一定程度上说明,科大讯飞目前仍是一家主营软件产品、服务和系统集成的企业。

 

   政府供血占利润大部分的,还有暴风集团——2016年10月28日,2016年出尽风头的妖股暴风财报显示,前三季度,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约为1531万元,在其利润中占比约80.5%。

 

“我能拿到友商(科大讯飞)的1%的政府补贴就不错了。我们的差别就在这里。”4月初,张连毅在媒体镜头前说,2000年,他创办了语音交互北京捷通华。他说,过去十多年来,与科大讯飞竞争中犯下的最大错误,“是没能正确认识资本和政府补贴在其中的作用。”

 

    或许,这种说法,也是如今不少AI创业和投资人最真实的想法,能拿到投资,超高的估值和让利润报表好看的政府供血,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本文出自2017-04-17出版的《电脑报》2017年第15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shixi01)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
读者活动
48小时点击排行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