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装机升级 > 电脑外设 > 技巧
精益求精——长焦镜头(中)
  • 2015/5/22 13:56:29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电脑报
  • 作者:
【电脑报在线】当摄影玩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一定会对自家的器材进行重新梳理,该卖的卖,该买的买,最终剩下的一定有一枚大光圈中长焦变焦镜头。

        当摄影玩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一定会对自家的器材进行重新梳理,该卖的卖,该买的买,最终剩下的一定有一枚大光圈中长焦变焦镜头。这和打鸟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那活儿得300mm焦距以上的镜头才干得了,之所以拿来压箱底,因为多用。一般初学者可能会认为广角镜头更适合拍风光,其实在风光摄影中广角和长焦都不可缺,广角有进光量大、景深大、角度广的优点,而长焦镜头有压缩空间纵深距离和夸大后景的特异功能,简单说那就是“广角拍气势,长焦拍气质”。此外,这类镜头还是拍人像的一把好手。

        由于衔接中短焦距及超长焦距镜头,70-200mm这个焦段向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厂商非常重视,像佳能就摆出了龙门阵,副厂也不甘示弱,竞争从胶片时代就已经开始,凡升级必有大动作,老狼有不少钱都是砸进这个坑里。

佳能:大摆龙门阵

        大名鼎鼎的小白和小小白,几乎可以算是佳能的代表,即使是刚接触相机没几天的新晋菜鸟,都知道这两个词所指何物。白头红圈,识别率极高,拿在手里逼格暴增,专业范儿,就连车展上的模特都会另眼相看,对着镜头多摆几个动作,尼康用户表示羡慕嫉妒恨呀。


        70-200mm这个焦段佳能目前共有四枚镜头在售,最大光圈将它们分成两组,常说的“小白”即最大光圈为F2.8的70-200mm/F2.8L、70-200mm/F2.8LIS,而“小小白”是最大光圈为F4的70-200mm/F4L、70-200mm/F4L IS。光圈通常是购买镜头时考虑的重要因素,绝大部分摄影爱好者习惯把恒大光圈F2.8的变焦镜头划归到专业镜头一类,所以就有了“大三元”这个说法,而恒定光圈F4的三枚镜头,被称之为“小三元”,之前老狼也和大家说过。

        就镜头而言,贵得的确是好的,但未必就是适合的。光圈F2.8与F4相比能够提高一挡快门速度,也能够获得更浅的景深,但F2.8大光圈镜头通常更重、更大,像70-200mm/F2.8L的重量几乎是70-200mm/F4L的一倍。别小看这一斤多的重量,登高拍摄当体能处于透支状态的时候,能让你抓狂,把镜头扔了的心都有。        

        很多人都以为,在售的这四枚镜头是同期上市的,其实不然。小白70-200mm/F2.8L是一支开创标准的镜头,之前佳能曾推出一款80-200mm/F2.8的镜头,俗称老黑,不知是外观不够亮骚,还是成像偏柔的缘故,销量始终差强人意。所以1995年3月份,佳能果断推出小白,采用全金属镜身,配以防尘防滴漏以及内变焦/内对焦结构,在质感和可靠性上几乎无可挑剔,使用四片UD镜片,同时超生波马达的应用让对焦变得快速而安静,在色散控制上有着出色表现,中心锐度优秀,当时就被冠以“变焦镜皇”的美称。1999年推出小小白70-200mm/F4L是为了开发中端价位镜头市场,不到5000元的定价对于很多囊中羞涩地的爱好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销量说明一切。牺牲大光圈,换来了苗条身材,便携性突出,重量从1310g骤降到705g,滤镜口径从77mm缩小到67mm,小白上标配的ET-83II型莲花避光罩及三脚架接环(原厂价700元太坑爹)被取消,最近对焦距离缩短到1.2m,UD镜片只有2片,还采用1片荧石镜片。就画质而言,下降是必然的,因为镜头分辨率和有效口径有直接关系。

 

 

爱死小白和小白的镜片结构差别

        2001年9月小白进行了第一次升级,23片18组的结构,更多是围绕防抖机制展开的光学铺垫,复杂的镜片结构会折损光线的通过率,所以在很多对比评测中,小白IS的锐度表现是不如小白的。表面上看只是加入了IS防抖系统,其实变化不小,采用新型的光圈叶片,即使光圈收到F5.6依然是圆形光阑,改进了AF驱动电路和AF算法,在卡口、开关、变焦环和对焦环等处采用了防尘防水设计。之后2010年进行的第二次升级将小白IS打造成了完美之作,采用1片萤石和5片超低色散UD镜片有效矫正残余色差,新开发的IS系统使得手抖动补偿效果达到4级,新的AF驱动系统配合新款机身,能有更快的AF对焦速度,同时还提高了防潮和防尘性能。多次测试中,小白IS在最重要的锐度和畸变对比中重返头名,几乎无可挑剔的光学素质绝对配得上它的身价,有钱必入,就是太沉了一点。倒是2006年11月推出的小小白IS被吐槽不断,接近8200元的定价给人感觉不上不下,性价比偏低,也许是旅行摄影师的好选择。


小小白不再赠送脚架环,这货佳能原厂的竟然售价700元,抢钱呀!

 

基本参数

70-200mm f/4L USM

70-200mm f/4L IS USM

70-200mm f/2.8L USM

70-200mm f/2.8L IS USM

70-200mm f/2.8L IS II USM

别称

小小白

爱死小小白

小白

爱死小白

爱死小白兔

镜头结构

16片13组

20片15组

18片15组

23片18组

23片19组

最小光圈

F32

F32

F32

F32

F32

最近对焦距离

120cm

120cm

150cm

140cm

120cm

滤镜口径

67mm

67mm

77mm

77mm

77mm

直径长度

76×172mm

76×172mm

84.6×193.6mm

86.2×197mm

88.8×199mm

重量

706g

760g

1310g

1590g

1490g

参考售价

4399元

8199元

8699元

停产

14399元

 

尼康:历史久远

        F卡口从51年开始到现在,物理尺寸都没有变过,因此在镜头群的传承和历史上留下了浓浓的一笔,尤其是80-200mm这个经典焦段上。尼康早在1988年就发布了第一枚AF 80-200mm/F2.8ED,这也就是传说中的一代小钢炮,简称XGP。1992年发布的第二代80-200mm/F2.8DED,光学结构完全一样,均含有3片ED镜片,名称中增加的字母“D”表示加入距离信息传递功能,可实现3D矩阵式测光。1996年,小钢炮升级到第三代,采用了变焦环和调焦环分离的双环设计,仅此而已,但M/A环很容易断裂,是选材和设计上的问题,不过老狼依然很推荐,光学素质极高,即便现在淘二手,也要花4000多元才能到手。1998年12月,第四代小钢炮隆重登场,也叫做大钢炮,采用全新的光学设计,内含5片ED镜片,并引入超声波马达,拥有极为罕见的灰白色版本(1999年4月发布)。可是无论外观多威猛,光圈全开成像多好,没有防抖对于长焦镜头来说始终个短板,腰杆子硬不起来呀,难道“长焦不防抖,脚架跟着走”?


从左到右依次,一代小钢炮、二代小钢炮、三代小钢炮、大钢炮、一代小竹炮、大竹炮

        也许是被佳能刺激到了,2002年尼康终于推出了70-200mm/F2.8G IF-ED VR,除了焦距上的变化,镜片结构也调整为15组21片,内含5片ED镜片,VR防抖系统的加入,可以降低相当于2-4挡的安全快门,因外形修长且呈现出一节一节的形状,所以称为小竹炮。2009年,这一黄金焦段又诞生了新成员——大竹炮,依然采用了21片光学镜片,不过光学结构略有变化,为16组,ED镜片的数量从5片增加到7片,在色散控制方面有着更为出色的表现,并且拥有纳米结晶涂层及VR II防抖系统。

        尼康在意识到市场对便携长焦镜头的强烈需求之后,还推出了70-200mm/F4GED VR,也称小小竹炮,与16-35mm/F4G ED VR、24-120mmF/4G ED VR组成小三元。它的重量仅是大竹炮的一半,防抖性能提升至5级,在机动性上取得较好的平衡,具备防尘防水滴设计,以及SWM超声波对焦马达,并支持全时手动对焦功能,唯一不厚道的地方也是不赠送脚架环,和佳能一样“黑”。

        和佳能不同,在长焦端,尼康的可选空间要小得多。没有了像小小白这样高性价比的原厂镜头,小小竹炮似乎成了唯一选择,好在拥有更加先进的技术和更迅猛的对焦系统,加上防抖效果异常好,花8000多元心里也算有点安慰。如果刚刚入门,老狼倒是建议去二手市场淘一个三代的小钢炮先练练手,比起大钢炮性价比高不少。至于土豪就别犹豫了,坚定的上大竹炮吧。

基本参数

80-200mm/F2.8D ED

80-200mm/F2.8D IF-ED

70-200mm/F4G ED VR

70-200mm/F2.8G IF-ED VR

70-200mm/F2.8G ED VR II

别称

小钢炮

大钢炮

小小竹炮

小竹炮

大竹炮

镜头结构

16片11组

18片14组

20片14组

21片15组

21片16组

最小光圈

F22

F22

F32

F22

F22

最近对焦距离

150cm

150cm

100cm

150cm

140cm

滤镜口径

77mm

77mm

67mm

77mm

77mm

直径长度

87×187m

88×207mm

78×178.5mm

87×215mm

87×205.5mm

重量

1300g

1580g

850g

1430g

1530g

参考售价

停产

停产

8399元

停产

12299元

  

副厂:甩低价牌

        原厂阵容如此强大,尤其佳能这样,从4000-14000元都有产品布局,使得副厂在70-200mm这个焦段有点信心不足。就腾龙和适马来说,前者在光学素质和耐用性方面有较好的表现,后者在技术上往往领先一程。       

 

        2008年3月,腾龙推出了SP 70-200mm/F2.8 Di LD MACRO,代号A001,全焦段最近对焦距离为95cm,创下了同类型镜头的记录。为了实现轻量化,去除脚架环后重量仅1150克,在同类型镜头中也创下了最轻的记录。它最吸引人的地方还在于微距拍摄能力以及相对低廉的售价,但由于缺乏超声波对焦马达和光学防抖功能,一直不温不火。2012年岁末,面对单反市场爆发式的增长,腾龙坐不住了,面向高端市场推出SP 70-200mm/F2.8Di VC USD,代号A009,首次将VC防抖系统与USD超声波马达引入,并且在镜身小型化上也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与尝试。镜头结构由13组18片增加到17组23片,为了更好的控制色散,还增加一片XLD超级低色散镜片,并使用了多达4片的LD低色散镜片。和佳能、尼康旗舰长焦比起来,光圈全开画质能接受,对焦快,依靠镀膜技术的进步,暗角紫边控制理想,防抖效果能达到3挡,但色彩没有原厂的浓郁,层次感不行,锐度也一般,尤其边缘。


        适马在70-200mm焦段有最著名的小黑。一代是胶卷时代的产物,到了第二代就已经开始为数码进行优化,2006年推出第三代的时候就已经出名,将原来180cm的最近对焦距离缩短至100cm,可以实现1:3.5的微距功能。由于缩短了对焦距离,相应在镜头的设计上也有了突破,镜片结构上重新设计的18片15组,区别于前两代的17组14片,另外三脚架支架形状变得更加的夸张,并且按照人体工程学设计了提手方便握持。2007年,适马再次对小黑升级,采用3片ELD特级低色散镜片,而上代只有2片,仅此而已。目前在售的五代小黑是2010年发布的,进行了比较大的升级,采用22片17组结构,配备2片全新的FLD萤石镜片和3片SLD超低色散镜片,内置HSM超音波马达驱动和OS防抖系统,适马当时把所有先进技术都集中在它身上。负责的说,用原厂镜头50%的价格,得到75%的性能,知足吧,别看做工用料一般,但综合表现比腾龙要好,销量甩出几条街,消费者才真的有发言权。

 
本文出自2015-05-04出版的《电脑报》2015年第17期 E.硬件DIY
(网站编辑:pcw2013)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
读者活动
48小时点击排行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