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笔记本电脑 > 主流笔记本 > 技巧
为什么“随地大小班”才是对笔记本的终极考验?
  • 2024/7/29 9:10:52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电脑报
  • 作者:
【电脑报在线】最近牛叔接连去上海和深圳出差,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大城市办公人群已经是人均“随地大小班”的状态

最近牛叔接连去上海和深圳出差,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大城市办公人群已经是人均“随地大小班”的状态——地铁里、公交候车区、商场休息区——只要你能想到的、有空调有座位的地方,随时可能变成上班族的“应急工位”,给我一台笔记本,我就能随时随地拯救KPI。牛叔也借助这个略带黑色幽默的话题,聊聊笔记本的进化趋势。毕竟“随地大小班”这种极致移动办公场景,才是对笔记本“本生”的终极考验!


电视剧《今日宜加油》剧照

终极考验一:移动便携
前几天和朋友聊了一个看似无关的话题:为什么华为的小折叠屏手机可以占据折叠屏手机半壁江山(目前市占率超44%)?这让数码老鸟非常不理解。你想想看,大折叠屏明明有着更大的屏幕优势、相较传统手机更舒服的视觉享受,不少应该卖得更好吗?然而这其实是沉浸数码圈的人,容易出现的思维误区——只有少部分消费者会按照“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选购数码产品,大部分人其实仅仅需要被某个点打动即可。小折叠屏最容易打动人的点就是小和轻。
这个逻辑在笔记本选购中,是同样成立的。很多买高性能游戏本的小伙伴,发自内心的不理解动辄上万的轻薄本——这玩意怎么会有人买,价格过万了居然连独显都没有……很简单,轻薄本的定位就是用来“干活”的。如果你见过上臂担着笔记本,同时手里还捏着手机和咖啡的上班族,就知道移动办公人群为什么更喜爱轻薄本了,毕竟不是人人都有麒麟臂。因此轻薄始终是笔记本电脑颠扑不破的进化趋势,即便如今动辄接近3Kg的游戏本,厂商也在竭尽全力想办法给它变轻和变薄,否则销量分分钟会教你重新做本。前不久牛叔参与了某坚如磐石品牌的新品沙龙,可以透露的是,2024年16英寸轻薄本的重量已经不到1.5kg了,13英寸轻薄本更是能做到850g左右。根本不需要任何性能升级,笔记本只要普遍轻上1/4,销量就会上一个新台阶。
终极考验二:咖啡馆
曾经有个化名momo的粉丝告诉牛叔一个结论:能在咖啡馆使得开的笔记本,才是一台好本。牛叔觉得好有道理!因为从经济学的角度,咖啡馆永远是日租最少的办公场景。
星巴克、COSTA这类咖啡客单价更高的“坐式咖啡”,很难被瑞幸、库迪这类“站式咖啡”以劣币驱逐良币的形式彻底消灭,因为坐式咖啡是打工人移动办公的“隐藏”工位,牛叔总结了咖啡馆办公的三大好处日租低且带空调/充电的座位、充足的座位数量、写字楼500米范围内随时能找到。这也是为什么最近“星巴克封插座”的新闻会快速冲上热搜的原因,毕竟你个浓眉大眼的“隐藏工位区”,居然想“背叛革命”那可不行!
因此你能看到早在10多年前,戴尔、惠普这类来自国外的笔记本厂商,就会在商务本上强调防泼溅这类看似鸡肋的卖点,因为对城市打工人来说,防泼溅意味着可以在咖啡馆放心办公。
终极考验三:通勤办公
在国内,笔记本还面临着“二铁”(地铁和高铁)的终极考验。毕竟中国有着全世界前三名的城市轨道网+城际轨道网。在地铁/高铁上办公,对笔记本要求的就不仅仅是防泼溅、高续航这么简单了。能够在通勤环境下办公,往往需要笔记本同时兼顾开机速度快、抗弯折、Wi-Fi信号稳定等多个方面。
乘坐城内/城际轨道交通工具,电池续航其实并不那么关键,大部分商务出差或是通勤环境,只需要笔记本1~5小时的移动续航能力就足够了。但开/关机速度往往是非常关键的,牛叔试过在地铁上,A站上车开机,B站下车关机。即使有到站提示,但每次留给你的时间也就10秒左右。所以即便市面上最厚重的游戏本,也会将系统盘升级为SSD,为的就是获得更短的开关机用时、开启/关闭应用用时。可能有小伙伴不明白,这里头怎么还多了个“抗弯折”?如果你见识过北京、上海、重庆令人窒息的早高峰,就明白抗弯折对笔记本多重要了。
终极考验四:强光户外
不仅仅是户外摄影爱好者,大部分笔记本用户偶尔也会遇到需要在户外暴晒环境下处理工作的需求。这时候考验笔记本的因素主要是强光和高温。因此即便很多小伙伴不理解,但牛叔还是坚持在“购机”的评价体系里一定要加入屏幕亮度的原因。毕竟牛叔踩过的坑,真不希望你再踩一遍。以250nits峰值亮度笔记本屏幕为例,笔记本100%屏幕亮度在正午无遮蔽环境下,屏幕几乎是全黑的。300nits屏也就是能识别鼠标和任务栏的程度。因此牛叔下次喷300nits亮度屏的时候,依然不会嘴下留情。当然如果你天天在图书馆使用,牛叔只能说你很幸运。
散热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其实单考/双考对实际使用的参考意义是比较有限的,如果用数字量化,大概也就40%的参考价值。首先笔记本有瞬间功率释放的概念,比如目前大多数笔记本,在开启80%以上应用时,都会在0~30秒之内通过提升功率的方式,让应用的开启更流畅。而这种情况下的瞬间发热,往往是实时软件很难严格监控的。而这却是用户面临的常见问题——为啥我开某个应用的过程中死机了呢?多数情况下,是因为瞬间发热笔记本没抗住。其次我们的日常使用环境,也不是室温26℃恒温环境。牛叔试过在26℃~30℃温度梯度下,做笔记本的性能/功耗做详细测试,结论就是性能是随温度呈指数下降的。简单粗暴解释就是26℃下发挥100%性能。28摄氏度只能发挥90%,而30℃就只剩下60%了(结果并非如此,仅方便理解)。因此牛叔会在评价笔记本的时候,强调“红温“的概念,如果一款笔记本在24~26℃的理想环境下,单考CPU出现95℃以上红温,那么可想而知:温度继续上升,笔记本很快就会变卡顿。
牛叔总结: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
只有当你在足够多的环境下使用过数码产品,才能依靠经验避免“纸上谈兵”情况的出现。“随地大小班”虽然不提倡,但是作为真实存在的现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会是办公人群非上班时间的常态之一。因此牛叔希望今天的文章,会对你选购办公本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日常用本环境,大家的讨论也许就会给你更多启发。

编辑:子扬

本文出自2024-07-22出版的《电脑报》2024年第29期 C.笔记本电脑
(网站编辑: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