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7-13 15:42:49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穆测波
- 作者:
说起手势操控,还真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2008年,东芝Qosmio G55就是实现了手势操控技术,而近期索尼VAIO E14P笔记本、海尔的Q8一体机和部分笔记本,也纷纷推出了手势操控功能,电脑的手势操控时代,似乎呼之欲来。但我们应该看到,现今的手势操控技术能部分取代鼠标的功能,但还存在识别率、流畅度等问题。想要真正实用,还需要脱胎换骨式的技术进化。那么,哪些手势操控技术能让用户爽翻呢?
小贴士:现有手势操控的原理与缺陷
东芝Qosmio等机型之所以能实现手势操控,主要是依靠笔记本摄像头捕捉手势动作,在与原设定手势进行比较后执行相关操作。原理简单,但实现起来却异常困难。电脑必须要从摄像头捕捉的纷繁的图像中识别出人的手,密切跟踪人手的具体动作时,必须有一套精确的算法,对CPU处理能力的要求相当高,同时,摄像头获取的只是2D的图像,这直接影响到手势识别能力,如何避免误判手势?如何提高手势精确度?现有的手势操控存在不少问题。
现有的手势操控在识别率和精确度上还有待提高
Kinect:体感游戏联姻笔记本
幕后推手:微软
特色优势:由于体感游戏技术较为成熟,加上XBox360游戏的畅销,人们对Kinect的认同度高,与笔记本厂商合作的可能性非常大。
使用效果:★★★☆
普及趋势:★★★★☆
原理剖析:
说起Kinect,游戏爱好者一定不会陌生,在微软xBox 360上大展身手之后,正向PC领域进发。近期不断传言,微软正与笔记本厂家合作,将Kinect集成到笔记本中,Win8发布之后,将会有多款内置Kinect的笔记本问世。看来,Kinect与笔记本联姻,开创手势操控的新时代,只是时间问题。
Kinect是如何实现手势操控的呢?别看Kinect上有三个开口就以为它有三个摄像头,实际上,Kinect的结构可是大有讲究,其左侧为红外发射器,发射出的是低强度红外光,而激光照射到物体后会形成随机的反射斑点,这称为散斑,散斑会随着距离而变换图案,这样空间中任何两处的散斑都会是不同的图案。Kinect右侧的红外摄像头就是记录下这一散斑图像的,与真实图像进行复合,就形成了完整的3D图像。依靠这种方法,Kinect不仅可以检测到手势在Z轴方向的变化,而且,只需要通过红外图像,就可以轻易判定出图像中哪部分才是移动物体。
编辑胡进:尽管Kinect在体感游戏中获得了巨大成功,但要让它生存在笔记本上,我们还应该要看到一些困难。由于Kinect在工作时需要发射激光,还有双摄像头,其功率高达12W,这对于笔记本的续航是极大的威胁。同时,桌面Kinect底部有旋转部分,可随时调整角度,让Kinect正对使用者,以达到最佳效果,而这一机构移植到笔记本上,难度是非常高的。所以在笔记本上集成Kinect一定要用更为广角的摄像头。不过,既然华硕已经研发了这种笔记本,以事实证明,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华硕笔记本内置Kinect后,相信会带来更多精彩应用
Leap 3D:高精度手势识别
幕后推手:Leap Motion
特色优势:Leap3D是目前所有手势操控技术中识别率最高、控制最精确的技术,同时,生产成本也不算太高。
使用效果:★★★★☆
普及趋势:★★★☆
原理剖析:
Kinect识别精度在4mm左右,这要求使用者在控制时,需要有较大的动作幅度。而创业公司Leap Motion推出的全新手势操控技术,其精度达到了1/100毫米,也就是说,只要手指微动,它都能灵敏地识别并作出反应。
这个比手机还小,预计售价70美元的小玩意儿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Leap Motion公司表示Leap3D是通过红外 LED 和摄像头以不同于其他运动控制技术的方式来完成对手指的追踪。我们可以大胆猜测,Leap3D是通过内置LED光扫描系统,就像是超市的扫描枪一样,形成一个光线网,一旦光网内的手指移动就会引起红外线反射,Leap3D探知手指所在位置和移动方向的同时,利用双摄像头进行立体拍摄,这就可以对红外区域探知的移动进行重点分析和检测,这对于提高手势操控精度大有好处,还能大大降低设备对CPU的占用率。这也许是Leap3D在实现0.01mm的探测精度时,其CPU占有率能保持在2%以下的原因。
编辑一木:以上的原理是根据Leap 3D现有资料进行分析得到的。从技术资料来看,Leap3D的缺点也表现得很明显。红外工作方式令其手势操控距离较短,只有在50cm以内才能够实现手势操控,这就意味着失去了“远程手势操控”的能力。虽然,Leap 3D识别精确度,以及未来可发展性方面有很大优势,但Leap Motion公司较小的规模和影响力会令其在推广时会遭遇更多难题。
Leap 3D手势工作示例展示图
报纸客服电话:4006677866 报纸客服信箱:pcw-advice@vip.sina.com 友情链接与合作:987349267(QQ) 广告与活动:675009(QQ) 网站联系信箱:cpcw@cpcwi.com
Copyright © 2006-201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