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6-26 16:52:06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黎坤
- 作者:
夏天近在眼前啦!对于那些已有一段使用时间,但性能上又足以支撑游戏需求的笔记本而言,长时间玩游戏带来的高发热想必是最让玩家们心烦的问题吧。尤其是发热的不均可能让你一只手很烫,但另一只手又很凉,这怎么办呢?今天我就从理论的角度,来提出改进散热的思路——石墨散热。
由小米想到的……据闻小米发布时有大篇幅的文字介绍散热方面。众所周知,手机才百余克的重量和狭小的体形,不可能像本本一般装入散热片和导热材料,不是没必要装,而是没法装入。手机除了通过丰富的应用和优越的性能带给用户体验外,还要注重量、体积、电池、屏幕、工作温度等方面。顾名思义,手机就是“手握”使用,手掌手指是人体较敏感的部位,所以手机稍微有点温升就马上被用户觉察。
既然手机散热不可忽视,那么如何才能在有限的重量和体积中实现散热能力呢?手机长时间使用后至少有三大元件发出大量热量,处理器、RAM/ROM、电池,但由于彼此的体积和发热强度不同,机身各处就会出现温度差异,温差给用户带来更加难受的感觉。像New Pad由于某个部位特别热,所以曾被不少网友臭骂一翻。外壳温差尚且有明显的差异,内部温差就更加明显了,所以据小米拆机报告中有一片被称为“石墨散热片”的东西,这片东西在小米中其实不是用来散热,它最重要的一点是用来使用导热,使发热元件的温度平均到机身各处,减少温度差异。
在小米手机的内部,可以见到不少石墨散热片的应用,它的最大作用就是将热量均匀的分布在机身上,不会因为局部发热影响使用体验
石墨散热,其实早有PC在应用
说到“石墨散热片”,其实对于PC而言它并不陌生,早在奔腾时代,478针脚的Pentium 4 1.5A盒装处理器原配风扇下面就有这样的散热片,各位奔腾时代的过来人都见过。值得一提的是,真正的原装散热片上的“石墨”是出厂时已涂抹在上面,散热器一旦拆下再装上就会导热不良,而后期出现的原装散热片上的“石墨”是被涂抹在一片类似铝箔上,铝箔与散热片紧密的贴在一起,算是应对一次性的问题吧。有人可能会担心石墨是导体,会不会击穿元件,其实将其磨成粉末状态,再加入其它绝缘元素混合后,在一定程度上并不会导电,就像“北极银”硅脂一样,只要金属物质达到微米级甚至纳米级,就小于电路板各个触点间距离,在其它绝缘物后的隔离下,就不会形成导电的可能。
按照“石墨散热片”的特性,并不适合用于现在的处理器和显卡上,但它可以应用在电路板和其它发热量小的元件上。石墨散热片具有很低的导电率和很高的导热能力,它的垂直导热能力不亚于导热硅脂,其水平导热能力比铝材还优越。
均衡导热,本本外壳更清凉!
经常有网友称本本腕托很烫,有的是左边温度比右边高,则相反,这其实是因为左、右的发热元件热量不同,但厂家为节约设计成本,左、右掌托的材料、厚度都是一致,这就造成温差更大。像我常用的笔记本,右腕托下面是一块7200rpm硬盘,左腕托下面是没有安装设备的PCI-E接口,左右温差达20℃以上,虽然已贴了铝箔但仍然无济于事。对于那些尚算薄的本本来说,硬盘上面做不了隔热,做导热也行不通。还有一些本本,如ThinkPad X61,右腕托下面是电路板,再下面是无线网卡和一代迅盘,左掌托下是连接了无线网卡的PCI-E接口,长期使用无线网络后也是温差20℃以上(海外版有小风扇,国行没有),用户也是痛苦万分。这些情况,“石墨散热片”就能发挥作用,只要将整块石墨散热片覆盖在电路板上,并一直延伸到主散热模块附近,利用其垂直导热较差的特性将大部份热量隔在下面,再利用其水平导热较好的特性将大部份热量平均分散开。然后在石墨片的基础上再配合铝箔有方向地引向主散热模块,相信可以尽最大效果地减少掌托温差的问题,至少温差不会有20℃这么夸张。对于硬盘发热问题,也可以用“石墨散热片”将硬盘连接口板包起,同样利用其垂直与水平导热性的差异,让大部份热量通过底壳或其它部份散出。
理论上,石墨散热片在笔记本上的应用前景是比较广阔的,但实际效果如何,还需要实践来检验
写在最后
看完今天的石墨散热理论,大家有没有动心呢?在下期报纸中我们将指导大家如何动手改造,并验证其效果究竟如何,敬请期待吧!
报纸客服电话:4006677866 报纸客服信箱:pcw-advice@vip.sina.com 友情链接与合作:987349267(QQ) 广告与活动:675009(QQ) 网站联系信箱:cpcw@cpcwi.com
Copyright © 2006-201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