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6/24 13:53:34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电脑报
- 作者:
iPad是苹果2010年发布的产品,当时,乔布斯对它的定义是“介于iPhone和Mac之间的设备”。
过去10多年间,iPad彻底统治了平板电脑市场,改变了人们上网、阅读、看视频、玩游戏的方式,而2018年iPad Pro系列的推出,则赋予了它新的使命——生产力。
现在,iPad Pro已经来到了第五代,Apple Pencil和妙控键盘也成为了很多用户的标配,就连iPad Air也换上了Mac同款M1芯片。不过说到iPad的生产力,依然会有人觉得这是个“伪命题”,直到WWDC22上,iPadOS 16的发布。
很多人对“生产力”这三个字存在天然的误解,他们往往将生产力与能完成高强度的工作流媒,甚至替代PC划等号。但实际上,生产力就是一种随时随地处理和解决生产生活需要的能力,根据工种和需求的不同,这种能力体现在方方面面。
比如iPad Pro的尺寸已经来到了12.9英寸(据说明年秋季苹果还会发布更大尺寸的版本),在加上M1芯片和妙控键盘,从工作流的角度,它已经具备了接近MacBook Air的能力。与此同时,iPadOS触控优先的界面设计,以及Apple Pencil的加持,又让iPad具备了比Mac更独特、多元的使用场景。
“我们将iOS和MacOS的能力与功能带到了iPadOS上,利用iPad触控优先的界面,让用户多元化的使用设备,直观的多点触控、多任务处理、快捷备忘录……键盘和手写笔也是它独特的体验。”
在WWDC22后,我采访到了苹果产品营销部的Vivek Bhardwaj,对于最新发布的iPadOS 16和今天的iPad,他做出了以上诠释。很显然,苹果对iPad的定位与定义,有了些许改变。
3年前,iPadOS从iOS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操作系统,从多任务到通用控制,再到前台调度,它具备了越来越多与macOS的共性。正如苹果软件工程高级副总裁Craig FederighiiPad所说,与iOS分离是因为它与公司的其他平台分开了“真正独特的体验”,这不是iPhone的体验,这不是Mac的体验,iPadOS的名字就是对它的认可。
苹果在做用户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他们使用iPad的办公场景越来越多,相互之间的协作也越来越频繁。这其实不难理解,新冠全球大流行已经持续了两三年,居家办公成为很多人的常态。不仅是iPadOS,iOS和watchOS的很多功能,也是针对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推出的,比如口罩解锁和洗手提醒等等。
但和这些功能层面的更新不同,iPadOS的升级对于设备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现在iPad Pro和iPad Air都已经用上了M1芯片,具备了处理更多、更强桌面级工作流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不是单纯的软件更新就可以实现的。
在iPadOS 16的升级中,苹果为M1的iPad Air提供了虚拟内存技术,允许其将一部分ROM当作RAM使用,这就让它“拥有”了和M1 iPad Pro一致的最高16GB内存,很多原本无法在iPad Air上流畅运行的app,现在也得以释放。
我们甚至可以大胆猜测,得益于M1芯片,现在大量iPhone和iPad上的app,已经可以直接或者通过Rosetta编译后在Mac上使用,那么未来,苹果有没有可能反向让iPad使用Mac app呢?我觉得随着苹果软硬件的大一统,完全有可能。
对于iPad在生产力方面的潜力,Vivek Bhardwaj说:
“性能的提升会进一步释放iPad的能力,比如视频剪辑、3D设计、多任务工作流都来到了iPad,充分释放了它在协作和生产力方面的力量。”
作为本次iPadOS 16升级的重点,前台调度无疑是最能体现iPad生产力大跨越的功能。大家千万不要以为这就是多任务处理的加强版,实际上它的最大价值是在运行多任务的同时,还可以连接外部显示器。
配备M1芯片的iPad Pro和iPad Air,最高支持6K分辨率的显示器,是非常强大的输出设备。如此高的分辨率,加上多任务处理,对性能的要求可想而知。Vivek Bhardwaj告诉我:“苹果对于触控和显示的要求是零延迟,所以目前只有M1芯片的iPad才支持前台调度功能”。
如果说其他设备提升性能只是在追求生产的高度,比如提升任务处理速度、缩短图形渲染时间;那么iPad在此基础上,还在拓宽生产的广度,比如支持更高分辨率的显示输出、多任务和触控的零延迟,以体现iPad独特、多元的用户使用体验。
和往年每个OS的讲解相对独立不同,本届WWDC,几大OS有了更多的共性,很多时候演讲者都是交叉着进行讲解,比如几大OS都反复提到的协作功能。
在我和Vivek Bhardwaj的交流中,他也多次谈到了协作,其实这并不是iPadOS 16的专属功能,iOS和macOS也支持。通过iMessage、FaceTime、邮件等多种邀请与连接方式,可以快速让好友、同事加入到工作组,进行屏幕共享与编辑操作。不仅是Keynote/Pages/Numbers这样的自带app,苹果也会开放接口给第三方app使用。
为了最大化iPad的协作潜力,苹果甚至专门为它开发了一款app——Freeform,用户可以直接把文字、图片、视频、音频、手绘等几乎任何多媒体素材通通扔进去,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加入了协作模式的同伴,都可以看到他人分享的内容,并实时进行操作。
毫无疑问,相比iPhone和Mac,协作功能更适合在iPad上使用,因为它的屏幕比iPhone更大,操控方式又比Mac更丰富。
Vivek Bhardwaj表示:
“在iPad上,使用协作会变得更容易,容易使用是最重要的,苹果的协作功能横跨全设备,内置全平台,不需要加载任何步骤,邀请方式多而简单”。
我非常同意这一观点,在强大的协作功能,其前提都是简单、丰富、稳定的使用。对于iPad来说,苹果生态就是其最大的保障,是目前任何其他品牌都难以比拟的。随着硬件性能的提升,协作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桌面级app的日益增多,iPad的生产力还会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两年前,苹果发布了M1芯片,正式开启了从X86向ARM平台的迁移,这被视作其硬件大一统的信号。而在WWDC22上,几大OS的共性与融合趋势非常明显,似乎预示着未来苹果设备之间的区分,不再局限于产品本身,而是用户的使用场景。
作为苹果四大核心产品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的iPad完美融合了iPhone和Mac的体验优势,同时又拥有自身独到而多元的特性。
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别的动物,是因为我们的老祖先学会了使用工具,而任何一个工具的诞生,都是为了解决效率问题。
12年前,乔布斯将iPad定义为一个全新的设备,通过比以往更亲密、更直观、更有趣的方式,将用户与他们的应用和内容联系起来;7年前,库克在接受BuzzFeed采访时表示,iPad在完成人们需要依靠个人电脑才能完成的工作。
而今天,iPad已经成为苹果最独特、多元,甚至全能的生产力工具,无时无刻不在解决和提升人们的生产生活效率。
Copyright © 2006-202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