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生活 > 新闻
对话WWDC21 Swift挑战赛获奖学生:从一个人的编程,到一群人的编程
  • 2021/6/8 10:02:37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电脑报
  • 作者:
【电脑报在线】北京时间明天(6月8日)凌晨,WWDC21(WorldwideDevelopers Conference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即将拉开帷幕。由于总所周知的原因,今年的大会依然是采用全线上的方式举行。
北京时间明天(6月8日)凌晨,WWDC21(WorldwideDevelopers Conference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即将拉开帷幕。由于总所周知的原因,今年的大会依然是采用全线上的方式举行。

按照惯例,每年WWDC期间,苹果都会通过Swift学生挑战赛+WWDC奖学金的方式,鼓励学生开发者发挥创意,创作并提交自己的作品。而WWDC21 Swift学生挑战赛,也已于近日正式结束评选。

本次大中华区,中国大陆共25人获奖,香港区3人获奖,台湾区2人获奖。全球共350位获奖学生。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上海商学院今年有9位同学获奖;浙江工业大学有3位获奖学生。

而他们的导师,正好是第一届移动应用创新赛特等奖获得者张乐凯。张乐凯在获奖后,入职浙江工业大学,并在该校创立了iOS Club,继续进行iOS编程教育。这次我们还看到了另外一个学校——华中科技大学,也有3位获奖学生。

图片
从左到右分别为张紫怡、沈奕锋、吴瑶瑶

在这25位获奖学生的背后我们看到了很多很多故事,比如他们在得知 Swift 学生挑战赛开启后,迅速找到了自己想做的项目方向,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年轻社群的蓬勃发展。

就在几天前,我也有幸采访了25位获奖学生中的3位,他们分别是北京邮电大学 吴瑶瑶、北京乐成国际学校 沈奕锋和四川外国语大学张紫怡。虽然过去几年采访过10多位获奖学生,但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依然能感受到编程的魅力。



01
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

在翻阅25位获奖学生的资料时,我留意到,北京邮电大学的吴瑶瑶同学是受到了爷爷的影响,主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她,从小便爱上了传统戏曲文化,对于脸谱的分类与图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她非常清楚制作脸谱所需的物料非常多,工序也很复杂。

吴瑶瑶的这个项目,让我想起了去年曾经采访过的WWDC20 Swift学生挑战赛的获奖学生余铁琳。她去年以传统剪纸文化窗花为主题,制作了一款AR应用参加比赛。

对此,我也向她进行了求证,吴瑶瑶表示,自己的确是受到了余铁琳项目的启发,两人也经常交流编程的想法与思路。

图片

吴瑶瑶的作品可以通过AR来展示戏曲和脸谱的魅力,并且允许用户使用Apple Pencil来绘制脸谱。她表示,之所以会选择AR这个形式,是因为自己从小到大接受到的教育中,脸谱的出现往往伴随的都是语文课上枯燥无味的文字介绍,或者是美术课上繁琐的准备与制作过程,AR的形式可以让脸谱绘制变得更加轻松简单。

我觉得这也是编程,或者说科技的魅力,让看似过时、老旧、古板的传统文化,瞬间焕然一新,就像被赋予了新的生命。相对于用科技展示科技,用科技展示艺术,特别是传统艺术,也许更具价值。
 
02
众多项目都与AR有关

除了可能更多属于中国学生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项目,每年WWDC Swift学生挑战赛,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展现未来一段时间程序开发领域的热点与走势。而包括我采访的3位同学在内,今年有多位学生开发者的参赛项目,都应用到了AR技术。

比如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张紫怡同学本次提交的Swift Playground作品——See Your Sports,就是一个搭配有原创音乐和手绘图片的AR健身房Playground Book。根据她的介绍,该作品需要两个人合作,在家里,她拿着iPad观察AR世界,另一位则是她的妈妈,按照图片的指示来完成相应动作。

图片

张紫怡说,创作这个Playground是因为自己平时不爱运动,希望通过一直很感兴趣的AR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除了AR,她还运用了机器学习技术,得益于苹果为开发者提供的Core ML,新手也能轻松地为应用实现复杂的机器学习功能。

在采访活动后的交流中,张紫怡还跟我提到了一个人——纽约艺术家、教育家兼New Museum文化孵化场NEW INC成员Sarah Rothberg,苹果曾经与她合作,在Apple Store零售店提供Today at Apple免费课程,让参与者亲自操控由Rothberg创作的古怪物体和逼真音效。

借助SwiftPlaygrounds,任何人都能在这项时长90分钟的[AR]T实验室免费课程中,学会如何打造独具个性的增强现实体验。张紫怡说,Sarah Rothberg是她的偶像,正是受到了她的启发,才决定要做一个与AR相关的项目。

图片

而对于AR,吴瑶瑶也认为,很多学生会选择该技术,更多还是看到了AR的可能性。虽然他们目前所展示的内容还非常初级,但相信只要有更多人选择了相关项目,那么就会为后续有想法的参赛者提供帮助。

这两年一直有传闻说苹果会推出AR眼镜,或者类似的设备,这么多开发者和学生都表现出了对AR应用前景的兴趣与关注,谁知道他们的热情会不会加快苹果布局相关领域的进程呢。
 
03
谁说女子不如男

去年采访余铁琳时,我就觉得非常惊讶,一个不到20岁的小姑娘,不但在短时间内自学会了编程,而且还组织和策划了多场女性公益编程组织——CodingGirls的线下活动。

其实我在听张紫怡和吴瑶瑶的自我介绍时,就觉得她们和余铁琳有很多相似之处。结果在会后的采访环节,当我提到余铁琳后,她们不约而同的露出了笑容。

张紫怡告诉我,虽然去年参赛没能获奖,但她却通过苹果的相关报道认识了余铁琳,并一起参与组织和策划了Coding Girls,她也给我们分享了活动的一些趣事。

张紫怡说,在CodingGirls的活动中,不仅有想要通过编程改变世界的小朋友,也有想用编程帮助工作的上班族,甚至还有想通过学习编程跟上时代发展的妈妈们。Coding Girls想做的,正是帮助这些女性群体,让她们参与编程,在科技行业获得平等的话语权。
 
图片

对于这个问题,吴瑶瑶则表现得更加“忧虑”,她认为女性现在在计算机科学领域还处于劣势地位,现有的教育让很多人的理解存在误解,也让她们感到害怕。所以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让更多女性了解到计算机是非常有趣,多元的。

吴瑶瑶说,她不想让大家因为自己的不了解,而错过一个非常有意义,有内涵的学科。因此,她也在自己的学校创办了iOS Club,以便让更多的人接触到编程。

我相信,像余铁琳、张紫怡和吴瑶瑶这样的女生,并不在少数,也绝非偶然。这个世界上,的确有很多学科和领域对女性存在偏见与误区,要消除它们,女性的力量就显得格外重要。很高兴看到每年WWDC Swift学生挑战赛获奖名单中,女同学越来越多。
 
图片

04
支持和培养下一代开发者

如果不了解WWDCSwift学生挑战赛,可能会对这个活动有误会,认为能参加苹果编程比赛的人,应该都是开发者,或者相关从业人员。

但实际上,他们几乎都是学生,并且很多人都不是相关专业,甚至之前毫无编程经验,更不是他们业余生活的全部。

比如擅长宣传策划和数字媒体的张紫怡,她的课余时间还参加过多季芒果TV节目的执行导演和宣传导演实习,也曾是网易旗下王三三工作室的媒体撰稿人。

不过因为苹果,她考取了Apple Teacher计划证书,在Apple夏令营等活动中作为讲师分享视频剪辑和编程知识。
 
图片

在自我介绍时,张紫怡还分享了她是如何使用苹果的设备进行创作的,比如通过iPhone记录生活中的灵感;使用iPad进行图像和音乐的创作;使用Mac进行专业编辑等等。

前面提到,张紫怡在创作时使用到的一款机器学习工具——CoreML,这是苹果推出的在本地设备上进行运算的基础机器学习框架。她说自己是第一次用到相关技术,在此之前,查阅的资料都表示使用机器学习需要很强的专业背景,CoreML刷新了她的认知。

我想,这正是WWDCSwift学生挑战赛的魅力之一,大家比拼的是创意和想法,而技术与平台本身只是工具,服务于人。

当谈到苹果的这一理念时,吴瑶瑶也表示,其实他们的作品也是有不少缺陷的,但苹果组织的比赛更注重和鼓励成长,不会要求参赛者一次就拿出非常完美的作品。

想法不会因技术和完成度而受到任何限制,这就是WWDC Swift学生挑战赛的意义所在。特别是对于学生来说,苹果丰富的资源以及强大的开发工具,正是他们实现心中理想的最佳平台。正是这种包容的心态,才让每年参加WWDC Swift学生挑战赛的同学大胆想象,并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图片

近几年,随着Swift开发的普及,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开发者走向了前台,而他们其中很多人,正是从WWDC Swift学生挑战赛中走出去的。

通过编程赢得比赛,WWDCSwift学生挑战赛为通过代码解决问题的思想,提供了一个实现的平台,让更多以此为目标的年轻开发者,可以在更大的舞台上天马行空。

以技术服务于人,让科技变得有温度,正是这些开发者热爱编程,并通过他们的故事,让更多人爱上编程的原因吧。

从一个人的编程,到一群人的编程。
本文出自2021-06-07出版的《电脑报》2021年第22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zoey)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