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7/7 15:49:40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电脑报
- 作者:
“从元朗过来,只要一个小时。”每天,凝方绿能公司创始人林恒一每天从香港往返深圳前海。
林恒一在香港念了最优质的小学、中学,到加拿大、英国念了全球排名靠前的大学,这位立志在IT行业想闯出自己天空的香港青年,最终像其他人一样,选择北上内地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与创业者一样,尽管香港名校林立,但很多大学教授因在香港找不到研发对象,纷纷跑到深圳找寻课题。在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香港教授承担科研项目近60项,总经费超过一亿元,十余位香港教授在深圳建设了自己的研究中心。
香港青年梦想的摇篮
从高空俯瞰前海,8栋白色楼宇组成的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建筑群正好是一个繁体的“梦”字,这里是深港青年创业开始的地方,也是香港青年梦想的摇篮。
作为全国唯一“青年创新创业跨境合作示范区”,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于2014年12月7日正式运营,成立的初衷就在于支持深港两地及国际青年在前海创新创业。
成立近三年来,前海梦工场已孵化团队共计187家,其中港澳团队87家。前海已经成为香港青年内地创业发展的“第一站”,深港两地人才交流融合、互补共赢的“梦工场”。
和林恒一一样,1976年出生的张龙华也坚持乘坐公共交通来前海。在香港,他创办的移动互联网视频教学平台秀妙科技在2015年底入驻前海梦工厂。这款APP使用粤语为主要教学语言,一小部分是英语。目前主要针对粤语圈的受众,大部分用户局限于广州、深圳、香港三地。
张龙华亦了解国内互联网公司“跑马圈地”的做法,但他并没有跟进烧钱。“我们并没有在推广方面投入很多钱,而是培育有特色的老师阵容,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选择前海,很多时候是源自他们对内地市场的野心。“你要想做内地市场,就一定要在内地有个办公室,否则投资人不会信你的。”张龙华表示,作为一个移动互联网教学平台,需要大的用户群,仅凭香港一城,满足不了他的扩张需求。“我们先把粤语市场做牢固,再考虑把内地市场做出来。”
林恒一也如此,在进驻前海之初,他就考虑打通深圳和香港两地的优势资源,他期待能和一些内地传统制造企业达成合作,在电子产品、工业设备上加装凝方绿能的监测系统。更进一步,把这些智能化的设备打包进方案,卖给内地楼宇客户。
丹尼和姜竣译的香港特斯拉公司成立于香港数码港,曾代表香港地区前往美国硅谷参加TechCrunch Disrupt(国际创新峰会)San Francisco 2016,2014年通过INCU-TECH项目孵化进驻香港科技园,后来又北上在深圳南山区高新园建立了狗狗启蒙电脑测试研发场地。
“我比较看重前海的格局够大。” 在姜竣译看来,深圳的金融机构、交易市场、科技创新、物流配套等等每一种元素,都有可能和自己的公司发生关系。“深圳有完整的硬件产品产业链、丰富的人才资源、在深圳要找供应链资源,是全球最便捷丰富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对接风投。“香港以前的投资渠道主要是房地产,基本没什么风投。现在的风投文化是内地带过去的。”在林恒一和张龙华看来,前海更容易碰到成熟、有国际视野的投资人。
这个愿望最终实现了,来前海的香港创业者60%以上已获得种子轮、天使轮、A轮甚至C轮融资几十万至上亿不等。2016年,张龙华的秀秒科技入驻前海不到1年,就拿到1000万元融资,并获得中国新媒体大赛华南赛区冠军。此外,香港青年陈升创办的学学科技团队,在前海创业不到一年,即获首轮融资5000万元;香港香港云端容灾团队获得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行业赛冠军,拿到天使轮投资258万元;蜂巢网络团队获得Master of Code香港赛区冠军等。
香港经济转型的杠杆效应
让这些香港创业青年赞口不绝的还有,内地人才对IT创业的激情。 “香港的科技人才很少,而且很贵,初创公司一般用不起。” 姜竣译说,他以前参加了多次香港大学的校园招聘活动,在多次问到学生“是否愿意到创业公司工作”后,多数学生都表现出一脸茫然。但公司到了内地后,愿意进入公司的大学生蜂拥而入。
不过,一些问题也让部分港创和国际团队感到不适应,比如两地消费文化不一样,普遍存在对内地情况不熟悉和缺少相关知识储备等问题。因为内地不是一个消费市场而是无数个消费市场,各地有各自的文化,一线和二、三线城市的市场成熟度也不一样。因此,在内地创业不能一套东西进军整个市场,需要了解不同的细分市场。“内地市场相比香港变化很快,项目的铺开也要迅速,这个月做上海,下个月做北京。”一位北上内地的香港创业者说。
“创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期间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难题。”前海立方创始人陈基伟表示,创业过程中最常见的难题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精力分配问题,第二类是资金问题,第三类是资源问题。
针对香港青年在内地创业所遇到的难题,前海更是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举措。
据前海管理局方面介绍,为让香港青年创业团队便捷地找到“天使”,前海多方位搭建了投融资平台。比如引进IDG、港科大蓝海湾孵化港等10多家国内外一流创业孵化机构和投资机构,成立前海梦基金,重点引导各类市场化基金投资园区创业团队等等举措。
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前海管理局表示,前海始终把深港合作作为前海制度创新的动力,营造与香港接轨的营商环境,而前海为香港经济转型的杠杆效应也逐渐显现。作为内地与香港紧密合作的先导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前海结合香港经济腹地小、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重点推动金融、航运、贸易、科技服务等领域合作,共同打造比肩纽约、伦敦的亚太生产性服务业中心。数据显示,前海率先与香港开展跨境贷款业务,截至2015年底,累计提款金额达339亿元。
前海只是一个开始。今年1月份,香港与深圳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决定,未来深港两地将在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建设香港最大的科技创新园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引导和聚集国内外优质高科技企业、研发机构、高等院校进驻园区,共同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深港创新圈”。
有报道称,拟建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占地87公顷,是香港同类计划中规模最大的,定位是未来科技巨头的孵化器。修建这座科技园的想法是,随着两地口岸的放宽,租户一方面可以接近深圳相对低廉的制造业和创新,同时还能享受香港的法律和商业基础设施。
“香港必须这样做,没得选择。” 对于与深圳进行合作的原因,香港科技园行政总裁黄克强这样说。他所在的香港科技园是管理香港现有最大的科技园和创新孵化器的政府机构。“内地科研力量很强,国家在过去致力于推动创新创业的发展,扶持力度也很大。”黄克强认为中国在走的创新创业道路香港也必须要走,而且发展潜力很大。
 报纸客服电话:4006677866 报纸客服信箱:pcw-advice@vip.sin*.c*m 友情链接与合作:987349267(QQ) 广告与活动:675009(QQ) 网站联系信箱:cpcw@cpcw*.c*m
Copyright © 2006-201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