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8/14 10:27:29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电脑报
- 作者:
小熊快跑产品总监陈松:找到平台与场馆合作的契合点
小熊快跑实际上是一个信息服务整合平台,用户购买99元月卡以后,可以在我们平台上预约所有的健身项目,服务又场馆方来提供。从4月初上线开始,我们的用户每个月都会比上个月增长3-5倍。
我们的目标用户群和健身场馆的用户群其实不太一样。线下场馆的目标是持续和专业的健身用户,而小熊快跑的用户群体是对健身感兴趣,却觉得门槛高的用户群,这个群体数量非常庞大。同时,我们又对用户去每个月去每个场馆的次数做了3次的限制,也是希望能够平衡和场馆的关系。
当我们把平台的用户导入到场馆时,会出现场馆二次推销的可能性,我们并不反对这种行为,因为办卡能够满足他更高的健身需求。
但实际上我们在摸索场馆想要的东西,希望能够找到更好的结合点。
场馆想要什么?一方面场馆希望能够有更多收入,二方面场馆希望能够发展更多自己的会员,三方面就是私教服务的推出。
所以接下来,我们还会与各个场馆有更深入的服务,比如提供单次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私教授课。这种模式会与场馆自有的会员和收费体系区分开。
从盈利模式上来说,其实现在99元/月,我们就能够有盈利的空间。未来在与场馆私教定制合作以及一些体育运动类电商的合作,都是我们可能会做的方向。
在我们看来,健身是一个重度垂直的行业,有非常多的潜力用户,但是中国的整体健身行业比较滞后,只要我们能够抓住庞大健身用户群体的10%,风口很快就会到来。
IDG资本副总裁楼军:健身最终还是要回归线下
最近半年的时间里,在全国的不同城市大概上线了20多个与健身有关的创业项目。目前来看,大概主要有四种模式。
第一类是从线上社区和健身内容作为切入点的(代表企业:keep,fittime);第二类是美国classpass的模仿者,将线下场馆闲置资源连接起来,用比较便宜的价格来出售,但是在使用上有很多限制,比如时间段和次数(代表企业:小熊快跑、全城热炼);第三类是从线下开场馆作为切入点的,然后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健身馆,回归线上运营(代表企业:超级猩,IDG在杭州也投资了一家这种模式的企业,不过还不方便透露名字);第四类是上门类的服务,比如约教练上门或者去公司(叫炼,跟谁学,河狸家)。
再来说说我最不看好和最看好的模式。我个人并不看好classpass模式在中国的发展,因为国情不一样,美国的健身房和健身用户都比较专业,且行业成熟度高。而目前,中国传统线下健身房的体验非常糟糕,健身用户专业度也不够。
首先,传统健身房不会把互联网平台当成合作的角色,因为不符合它们的利益。目前很多大型连锁年卡价格在5000元以上的,会员办了卡却很少去,健身房会拼命的推销自己的私教课程来获利,这种结构的健身房,怎么可能用99元来和你合作?最多会把平台当成给他们导流的角色。
第二,传统健身房用年卡捆住会员的核心就是害怕会员流失到别的平台。在这种趋利模式下,健身房只希望你帮它增加新用户,而不愿意你把它的用户拉到别的平台上,它们很反感通卡模式。
第三,中国目前很多线下健身房水平参次不齐,服务水平很难保证,而互联网用户对服务的要求相对比较高。
我比较看好第三种模式,即从线下起步,再回归线上。首先健身其实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需要自控能力比较强才能够有动力督促自己去坚持。第二,健身的体验多在线下,一个群体在一起玩比一个人效果更好且容易坚持。目前IDG也投资了一家杭州的企业,就是先从线下门店开始的,从一开始就打造一家适合互联网运营的健身馆业态,然后通过线上聚集人群,再线下形成规模互动。
很多人会问我,健身O2O行业是否已经站到了风口上,其实我觉得很难描述。因为健身实际上是一个线下的动作,即使从线上开始,最终也要回归到线下,最终哪种模式会胜出,比拼的还是团队的整体能力以及格局观等。
报纸客服电话:4006677866 报纸客服信箱:pcw-advice@vip.sin*.c*m 友情链接与合作:987349267(QQ) 广告与活动:675009(QQ) 网站联系信箱:cpcw@cpcw*.c*m
Copyright © 2006-201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