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12-3 15:35:01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徐远志
- 作者:
说到电动车,你脑子里还想的是老年代步车吗?太OUT了。百公里油耗仅1.6升、0~100km/h提速仅5.9秒、充满一次电才花几块钱(一年省下上万的油费)……整车价格在算完补贴和免购置税后不到16万元,说是花中低档的价格买了辆跑车也不算夸张,而这其实就是现在一辆采用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标准表现。那么到底现在的混合动力车有哪些类型,和普通的燃油车有什么区别?就让我们来重新认识一下吧。
小知识: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al Vehicle,简称HEV)是指同时装备了两种动力来源:热动力源(传统的汽油机或者柴油机)与电动力源(电池与电动机)的汽车。对于混合动力汽车来说,动力系统可以按照整车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灵活调控,从而降低油耗与废气的排放。
混合动力汽车是这样工作的
其实混合动力汽车,也有多种分类方式,目前国内普遍采用按混合度分类的标准:
微混合型:电动机峰值功率和发动机的额定功率比≤5%;
轻度混合型:电动机峰值功率和发动机的额定功率比为5%~15%;
中度混合型:电动机峰值功率和发动机的额定功率比为15%~40%;
重度混合型:电动机峰值功率和发动机的额定功率比为大于40%。
不过,为了让大家能更清楚地了解混合动力汽车的工作原理,我们更倾向于根据动力系统的结构来对混合动力汽车进行分类。
串联混合动力
串联混合动力系统结构
从图上可以看到,串联混合动力系统中,发动机并不直接向车轮提供动力,它的功能仅仅是用来带动发电机给电池充电(或者在某些需要更强动力的情况下与电池一起为电动机供电),而通过电池供电的电动机才直接驱动车轮。另外,串联式也被称为增程式,在电池充足的情况下用纯电动模式,电量不足时,发动机带动发电机为电池充电。由于发动机总是运行在比较经济的模式下,相比传统燃油汽车,增程式汽车的油耗也很有优势,同时也具备了电动车运行平顺的优点。
并联混合动力
并联混合动力系统结构
在并联混合动力系统中,发动机与电动机与车轮均有机械连接,都可以单独驱动车轮,也可以协同工作,共同驱动车辆(电动机不需要提供动力时,还可以作为发电机为电池充电)。就目前的车型来看,并联混动系统多用于微混与轻混车型,电动机更多地用于车辆起步和加速时动力的辅助,而主要动力来源还是发动机。
混联混合动力
混联系统综合了串联和并联两种结构的特点,发动机和电动机都可以独立驱动车轮,也可以共同协作。另外,由于混联系统具有单独的发电机,因此发动机还可以在与电动机同时工作的时候为电池组进行充电,也就是说,它也可以实现串联结构的工作方式。
延伸阅读:常见混动车型所采用的架构
串联混合动力(不常见) | 并联混合动力(低配价格) | 混联混合动力(低配价格) |
雪佛兰沃蓝达Volt 宝马i3增程式混合动力版
| 本田思域混动版(12.18万元) 本田飞度混动版(17.98万元) 本田CR-Z混动版(28.88万元) 荣威750混动版(16.28万元) 起亚K5混动版(25.98万元) | 丰田普锐斯(22.98万元) 雷克萨斯CT200h(26.9万元) 比亚迪秦(18.98万元) 现代索纳塔混动版(29.38万元) |
总结:加速快、超省油,混动一定是未来趋势
不说别的,混动车省油这一点就足够吸引人了。就以比亚迪秦为例,充满一次电(13kWh电池容量,70km续航),电费不到10块钱,如果就只是上下班代步的话,70km的续航完全够用了,这一年下来花的电费几乎只有烧油的十分之一,省下的油钱也是近万元了,非常可观,就算混动车比同档次的燃油款贵一些,几年下来省的油钱也能顶上了。而你在这几年里却额外享受到了电动车加速快、运行平顺、噪音低的优点。
可以肯定,将来混动版的车型会越来越多,充电站也会越来越多。除了环保目的外,更好的驾驶体验和更低的维护成本是消费者实实在在可以享受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普及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
你知道吗:混动车使用的磷酸铁锂电池为什么更安全?
磷酸铁锂电池在混动车上广泛应用
由比亚迪同戴姆勒打造的电动车腾势即将上市,其搭载的正是磷酸铁锂电池。相比于早期的锰酸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并没有什么提升(约为100~110Wh/kg),但其热稳定性是目前车用锂电池中最好的,当电池温度处于500~600℃高温时,其内部化学成分才开始分解,而同属锂电池的钴酸锂电池在180~250℃时就内部化学成分就开始不稳定。
与磷酸铁锂电池相比,特斯拉MODELS使用的三元锂电池虽然在能量密度上要高出许多,(约为200Wh/kg),但它在250~350℃时,内部化学成分就开始分解了,从这方面讲,安全性反而不如磷酸铁锂电池。
报纸客服电话:4006677866 报纸客服信箱:pcw-advice@vip.sin*.c*m 友情链接与合作:987349267(QQ) 广告与活动:675009(QQ) 网站联系信箱:cpcw@cpcw*.c*m
Copyright © 2006-201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