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生活 > 新闻
地下炼金产业链的隐秘财富世界(一)
  • 2014-11-7 11:25:11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黄旭
  • 作者:
【电脑报在线】从北京到河北,从浙江到广东,潜藏着一条隐秘的地下电子垃圾产业炼金链。这个产业快速膨胀年利润达数千亿元,弹丸之地广东贵屿提炼出的黄金产量已占到中国黄金总产量的1/20,甚至影响到国际金价走势。

编者按:

让我们先来看一些触目惊心的数据:
230万吨:中国每年生产的电子垃圾。
80%:中国每年接纳的全世界电子垃圾。 
1000万部:中国每年报废的手机。
30万:北京从事电子垃圾回收人数。
80吨水:一台电脑显示器所含毒素,这是一个人一生所需饮用的水。

       从北京到河北,从浙江到广东,潜藏着一条隐秘的地下电子垃圾产业炼金链。这个产业快速膨胀年利润达数千亿元,弹丸之地广东贵屿提炼出的黄金产量已占到中国黄金总产量的1/20,甚至影响到国际金价走势。但在带来财富同时,电子垃圾却与雾霾一样,正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与日俱增的环保压力,对土壤、水体、大气、民众健康造成全方位侵害。从本期开始,本报将深入走进各地炼金产业链,为你一一揭开这个隐秘的财富世界,也希望尽媒体责任为子孙留下一片绿水蓝天。






走进贵屿:“全球最毒地”难以拯救

       财富惊人,却毒已成殇。如果时光能够倒流20年,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是否还会选择这种致富路?
       “最坏时期或许已过去了。”39岁的罗永杰说。在他脚下,是延绵十二公里穿镇而过的北港河,河水散发出阵阵恶臭与焦臭味,让记者忍不住捂鼻阵阵咳嗽。
       “以前简直不是人住的地方,现在已经好了几百倍了。”他说,与记者不适窘迫相比,曾长期居住于此罗永杰甚至张大嘴深深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
       这是广东汕头潮阳区贵屿镇,在这个不到50平方公里、总人口13.9万的弹丸之地,20多年来因电子垃圾拆解而闻名于世,成为世界诸多媒体和环保人士口中的“全球最毒地”。
2012年初,环保部约谈广东省政府,敦促2015年前彻底解决贵屿的“污染问题”。期限已近,当记者在10月初驱车300多公里,走进贵屿镇时却发现,贵屿治污远远没有计划中顺利,其背后辐射全国甚至全球的隐秘财富链条,让这个“世界最大的垃圾地”持续扩大难以拯救。
每年拆解300多万吨电子垃圾的小镇
       在去贵屿镇的途中,记者心中一直在想,有着“电子垃圾之都”称谓的贵屿究竟是怎样一番模样?
       临近贵屿,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如一条数十公里长如墨汁般的小河,“这就是北港河。”同行的罗永杰介绍说。“20多年前还有龙舟比赛,现在连鱼虾都看不到一条了。”
       走进贵屿镇,小镇里几乎每一幢三四层小楼都是一样的布局——上层住人,下面则是仓库和拆解场,屋内屋外用蛇皮袋装着的废旧电子零件、塑料废品堆积如山。
       这些拆解场多以家庭作坊为主,在一家拆解作坊,记者看到几位男女一边听着耳机音乐,一边悠闲地拆解,将电源板放在电热器窄小的吹风口下烘烤近两秒钟,便娴熟地用镊子将板上的各种芯片、电容、电极管等电子元器件取下,分别放进不同的碗盘中。旁边是几个小孩在电子线路板上摸爬打滚,无论大人小孩,都短衣短衫,徒手劳作,甚至连手套都不曾带一双。
       罗永杰说,以前这些工作通常会在小楼的门口完成,但如今由于整治严厉,大都被转移到较为隐蔽的室内。但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这些人多年来打交道最多的东西只有两样:电子垃圾与废塑料。
       历史上,贵屿镇内涝严重,大部分农民以上门收购鸭毛、猪骨以及废旧铜、锡、铁等为生。这形成了贵屿镇如今“电子垃圾之都”的基础。改革开放缩短了贵屿与世界的距离,来自欧美的电子垃圾经深圳、广州口岸登陆,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有资料表明,全世界电子垃圾有80%出口至中国,90%又进入了贵屿镇。
在贵屿镇官方网站的一则新闻里,记者看到了如下表述:“贵屿每年拆解处理废旧电子电器和塑料达155万吨,加工成再生塑料95万吨、五金55万吨、二手电子元器件5万吨。”按此计算,贵屿镇这个弹丸之地每年拆解处理的电子和塑料垃圾多达300多万吨。
    根据绿色和平组织几年前提供的数据显示,贵屿镇从事电子垃圾拆解加工的村庄有20个,从业人员达6万,有的拆解大户在高峰期里日拆解量高达200吨。
       而来自贵屿镇政府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贵屿共有3141户从事相关产业。不过当地村民表示,这个数字是“强制登记的工商登记户数,实际上家庭作坊的拆解场超过万户。”
       现在,贵屿各乡村分工较为明确。贵屿镇中心所在地华美、北林等村是电子垃圾拆解的主要区域,而龙港、仙彭、仙马、渡头等几个村主要从事的是废旧塑料回收。从垃圾回收、拆解加工到销售,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国际金价受我们影响

 
       在贵屿镇,有着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特色炼金法,俗称“洗金”:先徒手拆分出铁、铜、塑料和电路板,然后用混合硫酸、氢氟酸、盐酸等化学试剂制成的“王水”,将含贵重金属的电子废品进行一道道“烧洗”,将铜铁分离,当地称之为“下高炉”。
       “下高炉”后,再以硝酸溶解烧洗物,便可得到黄金。再用炭炉熔化铜,俗称“烧板”,最后把塑料切成丸状,卖出去再利用——这种方法和1200多年前的炼金方法大同小异。
       工艺处理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带来了惊人财富。相关数据显示,1吨随意搜集的电子板卡,可分离出130公斤铜、0.5公斤黄金、58公斤汞、24.6公斤铬、340公斤砷,都是值钱货。不过,汞、铬、砷都是有毒重金属。
       这是让诸多贵屿镇人感到自豪的一件事:贵屿的深度拆解提炼出的黄金产量,已占到中国黄金总产量的百分之五,甚至影响到国际金价走势。
       “一吨废旧线路板,可提取400克黄金、200千克铜及500克其他贵金属,每年贵屿提炼出来的黄金不少于15吨。这里的市场足以影响国内稀有金属的价格。如建立贵金属交易市场,必将成为我国乃至全球贵金属价格的风向标。”2012年,在接受某国外媒体采访时,贵屿镇的一位官员自豪表示。
       可观利润使拆解作坊主积累了大量的财富。“那时候,一车电子垃圾就可以让一个人成为百万富翁。”罗永杰来自湖南平江,他曾在贵屿生活了近10年,先是从打工做起,月入近六千元,并在2007年做起了废旧电器拆解生意,主要从事拆解二极管进行二次利用,一年之内就赚了近百万元——实际上,在2008年,尽管受全球金融风暴冲级,贵屿镇的电子垃圾产业仍创造了22亿元的产值。
罗永杰赚得并不是最多的,他说他认识的同行中,年赚上千万的比比皆是。一吨线路板拆解分类买卖,利润就可以赚几万元,一年赚几百万也是寻常事,即便是村中的小户,一年几十万的收入“太过轻松”。
贵屿人富裕起来了。最显而易见的是,马路上到处都是挂着本地车牌的各色进口豪华轿车。而在离镇中心不远的北林村,这个改革开放前远近闻名的“乞丐乡”,如今每逢赶上演拜神的社戏,公开捐款账目总数轻而易举就可以轻易突破百万。
宁愿要钱,不愿要命
       记者到达贵屿镇的第二天一早,天空下起了大雨。在哪些绵延的家庭作坊中,雨水从露天的蛇皮袋中渗漏出来,很快就汇聚成一股股浑浊的黑色,最终渗透进贵屿镇的土地,流入墨汁般的北港河。
       浑浊污水中含有大量毒素。据了解,电子垃圾中铅、汞、福、六价铬、多澳联苯和多嗅联苯醚等致畸、致突变、致癌的污染成份,随着地下作坊的简单处理,渗入到地下或排入空气后,有毒物质大部分会长期沉积在环境中,很难被消除,而且通过食物链或空气进入人体,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电子垃圾在带给贵屿镇惊人财富时,也带来了触目惊心的污染。一个最直接的现象是,贵屿镇的所有饮用水必须向汕头高价购买自来水,贵屿的新乡、联堤、北林、新厝、后望、湄洲、凤新、凤港等村,已找不到任何可以饮用的水源——事实上,从地理位置上看,贵屿地处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西部,北靠小北山,南濒练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13864毫米的年均降水量足以让它成为一个严重的内涝地区。
污染的不仅仅是北港河,作为北港河的母亲河,练江的水同样不能用污染来形容了。10月23日下午,记者行走在练江两岸时,看到有些河段灰白如烟,有些河段黑如墨汁,却没有找到一条鱼虾。当地人称,是贵屿的电子垃圾,谷饶镇的纺织工业以及麒麟镇的垃圾焚烧,造成了练江如今的现状。
       在当地,记者注意到镇上的饭店大多生意清淡。“由于担心污染,有钱人不来这里吃,政府的人也不来这里吃,只有一些打工仔。”在一家小食店,店老板对记者抱怨。他说,镇政府食堂从不在贵屿本地采购,而是从环境尚不错的南径镇采购蔬菜和鱼肉。
       尽管如此,贵屿人的身体健康还是出现了明显的问题。除了癌症、白血病等病例明显增多,根据汕头某医院的检测数据,检测贵屿85名3-6岁儿童的血铅水平和智力水平,“结果显示贵屿儿童血铅水平明显高于邻镇陈店,并且贵屿3-4岁年龄段儿童智力水平明显低于邻镇陈店。”
       罗永杰干了几年就不愿意继续的原因,也是在2011年底发觉身体出现了严重警告。“那段时间头发大把脱落,呼吸难受,浑身酸痛无力。所幸检查之后没有大碍。”他说,医生告诉他,这是吸入了大量毒气的缘故——在贵屿镇的炼金过程中,酸洗过程会挥发出大片蒸汽状酸性气体。

       几年过去了,那些因为电子垃圾一夜暴富的人,开始纷纷撤离贵屿。“他们最多偶尔开车来厂里看一会,然后立马就走人”。不过,同时仍有大量的外来者和本地人,仍然在贵屿镇上用电子垃圾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我也问过其他人,说干嘛还拿命换钱。其实谁不知道呢?这里的钱,比其它地方好赚。”

难以拯救的“最毒地”
       就这样,多年来,在国外媒体或人们心中,贵屿镇被描述成了“全球最毒地”。
       2012年初,环保部约谈广东省政府,敦促2015年前彻底解决贵屿的“污染问题”。此后,政府和环保部门对会造成污染的“烧板”和“洗金”进行查处,几乎所有从事“洗金”工作的企业都被勒令停止,从事“烧板”工作的企业,则被要求安装环保罩,废气排放达标后,才能继续生产经营活动。
       “从你看到的,就知道不可能彻底解决。”罗永杰说,只是相比以往,贵屿镇的地下炼金更为隐蔽和警惕了——从记者走访情况来看,当地人外来者带着明显的警惕与怀疑,都不愿意与记者进行多的交谈。
       变好的地方是,根据罗永杰的说法,以前沿北港河的整条街都堆满了一排排的熔炉和一堆堆的电子垃圾,现在已经隐藏在室内了。但根据记者走访来看,大部分仍然是保留着以前的家庭作坊模式。“还有就是因为国际贵金属价格最近几年下跌,贵金属市场没以前景气,许多人不干这个行业了,或者把货屯着不卖,所以空气好了一些。”
       “环保罩一台近2万元,许多家庭作坊不愿意掏这笔钱。”贵屿镇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坦承,“目前整改措施仍然存在监管漏洞,而且是治标不治本。目前贵屿镇既没有专门的危险废物处理厂和废气处理中心,也没有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市政基础设施,即使采用集气罩、硬底化等措施,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最后还是直接排放。”
       实际上,早在2005年,贵屿镇就被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废旧家电回收利用循环经济试点单位。2010年12月,贵屿循环经济产业园破土动工。根据当地媒体报道,今年3月,贵屿镇首批80家电子拆解企业搬进产业园集中拆解区。目前,一共有160家企业在产业园内进行电子拆解工作。
       不过,从记者实际走访来看,拆解区内正常工作的仅有几家,其余铺面大门紧闭。据称,很多企业入驻后又处于停工状态。而即使是已搬入园区的拆解户也大多沿用传统的工艺技术,除了安装了集气罩,将气味控制在一定范围外,切割现场也依然烟尘滚滚,入园只是换了个空间而已。“一有人来检查,上面都有人通风报信,经营户之间互相知会停工,躲避检查。” 
本文出自2014-11-03出版的《电脑报》2014年第43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pcw2013)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
读者活动
48小时点击排行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