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5-20 13:24:56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薛昱
- 作者:
从小说《神经漫游者》到电影《头脑风暴》、《智能谍变》,从连续剧《危机边缘》到游戏《EVE星战前夜》,有关可植入式芯片(植入体)的幻想从来没有停止过。究竟可植入式芯片有着怎样的魅力,它的存在能为人类带来什么?
历史:从边缘到全面开花
“如果一个恶魔被困在了脑海的黑盒子里,这个人或许永远都不会知道。”当笛卡尔在1638年研究自我存在时写下的话语,并成为哲学家普特南讨论“电脑信息直接输入大脑”时的佐证(2013年南加州大学的西奥多·伯杰在老鼠身上将其变为了现实),也为未来植入式电脑的研究提供巨大的想象平台和明确的研究方向。
植入式电脑并非这些年才风火的新概念,事实上,早在电脑诞生之初,很多科学家被电脑的高效性能所震撼,“人和电脑融合”研究便由此开始。
1950年,大脑专家胡塞·戴尔卡多依靠一部记录他自己斗牛场面的影片一举成名。在片中,一头公牛奋力向他冲去,在几乎被牛顶翻之际,他启动遥控器——公牛突然出现一副恐惧的样子,掉头而去。于此,胡塞·戴尔卡多将其延伸到人类身上,制作出首例人脑芯片,他希望能通过植入人体里的电脑芯片对人脑的某一部分实行刺激,从而改变人的情绪甚至控制人的躯体行动。不过,这项实验最终因有悖伦理而终止。相关研究也在漫长的几十年中变得边缘起来——直到21世纪初电脑微型化进程的加剧。
2006年,美国生物学家吉尔·阿特马(Jelle Atema)在一条角鲨脑中植入一颗芯片,并通过遥控器影响鲨鱼的行为。当他按下“右”时,芯片对鲨鱼大脑中处理右鼻孔嗅觉信息的区域受到了电流刺激,鲨鱼就像真的闻到右边食物一般,向右边游去。这一实验让植入式电脑的思考和探讨逐渐热闹起来,并确立了大脑、电脑交互科学(Brain-computer interface,简称BCI)。
2009年,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研究人员约翰·斯普瑞特莱利(Jon Spratley)研发可植入式感应芯片雏形,这种芯片安装在大脑皮层,可以不断感应神经元的电活动性信号,并将这些脉冲电信号无线传输到安装在颅骨的接受器里,接受器利用这些信号来控制电脑显示器上的光标,光标的移动可以控制数码产品的开关或者让电动轮椅自己“走”到指定位置。
2013年,美国南加州大学的西奥多·伯杰通过将笛卡尔和普特南的幻想变成了现实,成功实现了人工记录老鼠记忆并将其转到另一只老鼠身上;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的米格尔·尼可雷丽斯则将芯片分别植入到老鼠和猴子的大脑中,使得两者能直接进行脑对脑的信息传递。
与此同时,植入芯片实现记忆恢复、安全扫描、远程控制等各种应用也正在被提及和研究,大有燎原之势。
记忆传输系统模型
报纸客服电话:4006677866 报纸客服信箱:pcw-advice@vip.sin*.c*m 友情链接与合作:987349267(QQ) 广告与活动:675009(QQ) 网站联系信箱:cpcw@cpcw*.c*m
Copyright © 2006-201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