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3/9 9:48:39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电脑报
- 作者:
迷茫者杜伟:辞职在家,做家庭煮男快1年
年龄:38岁
从一名华为前技术人员,到与朋友创业失败,最后做家庭煮男,38岁的杜伟(化名)这样的日子已过了快1年。
这是男人最黄金的岁月,“四十不惑”,杜伟却是越来越迷茫,或者说习惯出门穿梭在人山人海菜市场,回家面对一堆锅碗瓢盆的生活——他有两个刚上幼儿园的孩子需要抚养,做行政工作的妻子收入也并不高,每月还不到4000元。
现在,他和妻子所有的积蓄,已不到3万元,他不知道,这3万元花光以后,用什么去面对未来生活?
大学毕业后,杜伟拿到了华为储存开发部门的offer,进入了西南地区的华为成都研究所,这是华为公司五大主力研发中心之一。去之前,杜伟就了解到,相比无线、网络通讯等部门,储存是最苦又最没钱的。
然后,他把自己职场和人生的黄金十年给了华为,做过销售,也做过研发。在华为这所17万人的大学里,基层小兵就像螺丝钉一样,严格流程下,耕作自己一亩三分田,不敢懈怠——除了他所在团队,由于信息安全、保密等种种原因,他从未有机会去了解其他所在领域,哪怕他对无线这样领域十分有兴趣。
同时,这颗螺丝钉又是高速运转的,最常见情况,是早上七点出门到晚上十点钟进家,出门时孩子没有起床回家时孩子早已入睡,遇上项目过点的时候,还得在办公室连续几天打地铺熬通宵,成了家里最“自私”的人。
在30岁之前的那几年,杜伟想着这就是理想、奋斗、责任,就是华为的“狼性文化”,辛苦也是满满的正能量。但30岁之后,他日渐感到力不从心,通宵工作时常常头痛难止,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他开始害怕,害怕自己某一天猝死。
华为工资也并非外界盛传的那么高,不同部门不同职位差别很大,尽管在华为内部也一直有“百万年薪”的说法,但那些通常属于17级以上的大神人物,其前提只有一个:优秀的绩效。对17万华为员工而言,绝大部分都是像杜伟这样的螺丝钉,在人员流动一直很大、每年都有众多小鲜肉投身而来的华为,综合成绩B+,年龄越来越大的杜伟无望拿到传说的高薪和更高职位。
2015年初,由于项目部业务的重组和调整,没有拿到合同的杜伟被迫选择离开。在华为,有些岗位员工与公司签合同,一般是先签订两次,每次合同期限是四年,两次合同期限结束后,假如再签订合同,则按照新员工入职程序进行操作。
他和几个同样出自华为的朋友一起智能硬件创业。他们的梦想,很快就被无情现实粉碎——长期细分的螺丝钉工作,让他们距离创业所需的资本、技术、市场、团队,甚至是政策都还太远太远,2016年初,他们的创业梦以倒闭结束。
“未来打算怎么办?”我问他。
他的眼神黯淡下来:“也许随便去找一个工作吧,毕竟要养家呢。”
他不得不“随便”了,在过去一年中,他试图去找到一个不差于华为太多的工作。可惜,始终未能如愿,大多公司在一轮面试后就以他的技术太老旧为由拒绝了,对他最大的打击,来自一位85后创业者——仅仅瞟了一眼他的年龄,就直接让他走人。
报纸客服电话:4006677866 报纸客服信箱:pcw-advice@vip.sina.com 友情链接与合作:987349267(QQ) 广告与活动:675009(QQ) 网站联系信箱:cpcw@cpcw*.c*m
Copyright © 2006-201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