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4/8 10:51:06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电脑报
- 作者:
近日,招商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将于2025年4月9日起将停止ATM扫码存款服务。其实,这种现象也并不“稀奇”,早在2022年,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广发银行等便纷纷关闭了ATM二维码扫码存款功能。
而近一年来已有国有大行、股份行、头部城商行等在内的超过50家银行暂停各类无卡业务,其中包括无卡存款、无卡取款、扫描取款等多项业务。比如:交通银行于2024年5月24日起停止个人手机银行无卡取款中的预约取款服务;民生银行于2024年6月7日起,停止个人手机银行“ATM无卡取现”功能,现金机也不再支持该功能。
据了解,ATM机扫码存款业务,是指储户通过手机扫描ATM屏幕上的二维码进行无卡存款的业务。
对比柜台存款,无须携带证件扫码就能办业务的方式免去了排队、填单、签名等繁杂的手续程序。
对于银行的这项举措,有部分网友感到不解,并难以接受这场“无卡存取款撤退战”,纷纷表示该功能很便利,为何要取消呢?
那么这么方便的功能,为何会停止呢?
从技术层面来看,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扫码存款等无卡存取款对身份验证不够严谨,不能准确识别存款人
份,不能确认存款人与收款人的关系等,存在诸多安全风险。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看来,预计后续仍可能有银行跟进调整无卡存取款业务,客户只能通过银行卡进行存取款,这会有利于提高客户资产安全系数,对银行来说,也能更好地做好风险管理,并能降低运营成本。多家银行也表示,取消扫码存取款业务是为了优化金融服务、提升风险管理以及成本效率等。
从用户的角度来说,移动支付的不断兴起相较于过去的支付方式更加便利,拿出手机扫码成为大多数人的日常,在用户便捷性的需求下催生了ATM二维码存款功能。
而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加之ATM机具备高安全的人脸活体防伪功能,验证速度快等,不少银行又开始推出“刷脸办”功能,它不需要用户进行开通,无卡无折用户进行存款操作时可直接选择刷脸服务,系统会自动识别和判断引导用户进行操作。
相比扫码存款需要配合手机使用,刷脸功能全程都不需要打开手机操作,又方便了许多。
也正是因为金融科技的进步,线上支付业务发展迅速,当前ATM二维码存款业务对银行的助益并不明显,银行便相继关闭了这一功能,同时也加速了ATM机“流失”。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末,全国ATM机具数量为83.71万,较上季度末减少了8358台,此外,全国每万人拥有ATM机具的数量为5.94台,环比下降了0.84%。
专家看来,未来ATM的数量会继续减少,但不会完全消失。
一方面,银行仍会保留一定数量的ATM机,尤其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等不擅长使用智能产品的群体以及外籍来华人员的需求。另一方面,银行也在对其进行智能化改造,目前ATM机功能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取现、存钱、转账等业务,已经升级为能够提供智能化可交互的金融服务。
回顾ATM的发展历程,从1967年全球第一台ATM在英国诞生至今已有 58 年历史,从最初被定义为“自动取款机”到如今生物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入,它正在依靠智能化升级迎来新生。
Copyright © 2006-202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