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9-14 23:07:18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何庆
- 作者:
增大视角的改进方法
可视角度大小决定了用户可视范围的大小以及最佳观赏角度,因此LCD制造商们一直花费了不少精力来增加液晶显示器的视角。提到增大视角,相信不少朋友首先想到的是耳濡目染的IPS屏。是的,IPS是我们最常听到的广视角技术,此次PK话题中提到的JDI屏幕就是IPS屏幕。IPS技术是最先由日立推出的广视角技术,通过改变液晶层的转换方式来提高可视角度。在IPS架构,所有的液晶分子都指向同一个方向,与一边的偏光片的方向平行而与另一边偏光片的方向垂直,这样液晶分子可以始终平行于偏光片,通过水平横向电场驱动使液晶分子在平行于玻璃基板的方向上旋转。说白了其主要的特点就是液晶分子以保持水平状态旋转来调整每个子像素的亮度,也因此拥有了高可视角度的特点。一般IPS屏幕可以实现至少上下左右160度的可视角度,最高可以实现接近180度的可视角度,因此也被称为“超广视角”。
IPS面板的液晶分子偏转一直保持水平状态,所以可视角度极大
近些年,IPS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目前市场上IPS有两大派系,一是日立系,“IPS、S-IPS、AS-IPS、IPS-PRO”就是日立系在IPS上的进化路线。S-IPS (Super-IPS),将梳子状电极换成人字形电极、引入双畴模式;AS-IPS(Advanced Super-IPS)则通过减小液晶分子间距离、提高开口率,亮度上有明显提高(这类面板大多应用在三菱、NEC、日立等天价专业显示器);而IPS PRO则在AS-IPS面板的基础上引入了新技术来改善某些特定角度的灰阶逆转现象,加强了面板的响应时间,不少松下高端液晶电视就是采用IPS-PRO液晶面板。另一是LGD系,如目前智能手机、平板、液晶电视不少采用的S-IPS面板就出自LGD公司,不过LGD是个后加入者,通过合资方式进入IPS领域的,因此技术实力不及日立。虽然它还推出了H-IPS、e-IPS、P-IPS、AH-IPS等,但技术进化并不明显。
图示:不知是iPhone4成就了IPS,还是IPS成就了iPhone 4,反正之后IPS在手机界就火了!
除了IPS广视角技术外,目前能够同样实现广视角的液晶面板还有一个VA阵营。与IPS相似,VA液晶模式的产生也是为了弥补TN屏幕在可视角度、色彩、对比度等方面的不足。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友达光电/奇美电的MVA及三星的PVA、S-PVA。需要说明的是,VA面板也在不断引入新技术,其中就包括PSA与UV2A。两者都是借助了UV紫外线光来引导液晶分子偏转,可大幅提高了液晶面板的响应速度及提升面板的对比度,使得VA面板显示效果大有超越IPS之势。
不过,无论是IPS,还是VA,都是通过改变液晶层的转换方式来提高可视角度,显然相当麻烦,特别是对传统的TN面板而言并不现实。怎么办呢?TN液晶目前采用一种更简单的做法,用一种成为负极性延迟薄膜的物质贴在液晶层的下面,将偏转面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这样就增大了视角。由于TN+Film仅仅有限地改善可视角度,在响应速度、对比度等方面没有任何改进,因此这种玩小聪明的招数并不能满足大屏幕的显示器和液晶电视发展需要。目前这种屏主要应用到小尺寸PC显示器上。
谈到可视角度,不得不提一下AMOLED,它在罗永浩和王自如的PK战中也曾被屡次提及。虽然AMOLED并不是广视角技术,但它采用自发光的原理,没有垂直偏光片的限制,这造就了 AMOLED屏幕自诞生之日起就拥有极高的可视角度,无需太多技术革新就能够突破170°的可视角度。目前三星宣称自家的Super AMOLED屏幕的可视角度为179°,算得上是全视角可视了。相比之下目前LG最好的IPS屏幕的可视角度只有178°,原因就在于无论如何革新技术,偏光片始终存在理论的死角,别看Super AMOLED屏幕可视角度比IPS屏幕仅仅高出1°,而这1°就是全视角和有视觉死角的差别。
图示:正是拥有全视角可视,目前Super AMOLED已经被应用到三星不少旗舰机型上,如三星Galaxy S4。
有增就有减,减小屏幕视角也是个话题
买平板电视都关注视角,这是因为要多人共享,可视角度优秀的屏幕可以让你更加自由地观看,使用上更为便利。而对于智能手机而言,大谈可视角度或许是个伪命题,手机上能够与别人分享的东西实在不多---相信谁也不希望用手机与朋友密聊时路人甲斜着眼也能看得一清二楚:)不过手机已经很少有不是广视角的屏幕,在上下左右60°的视角范围内,大多数屏幕都有较佳的表现。
因此为了保护隐私,一些手机甚至使用了防窥技术,通过在显示中插入干扰纹减小屏幕视角。而一些商务笔记本从商业保密角度考虑会采用专业雾面屏(也称:晶体硅磨砂面)来减小可视角度。雾面屏表面通过雾化处理,于是光线射到上面就发生了漫反射,把投射在粗糙表面上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可视性。而也有一些特殊行业采用更为简单的作法就是在屏幕上贴防偷窥膜,也可将可视角度降低到30度左右。
写在最后
可视角度曾经是LCD领域一个绝对尴尬的参数,不过新的技术进步使可视角度不再是敏感话题,几乎所有的液晶产品都有优良的表现。可视角度之所以成为老罗与王自如PK中的焦点话题,更多是由于关于液晶产品的参数检测方面的规定几乎还是空白,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及测试标准不统一、检测方法各异的前提下才出现了手机可视角度参数“注水”或“恶评”的现象。
报纸客服电话:4006677866 报纸客服信箱:pcw-advice@vip.sin*.c*m 友情链接与合作:987349267(QQ) 广告与活动:675009(QQ) 网站联系信箱:cpcw@cpcwi.com
Copyright © 2006-201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