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9/9 11:54:19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电脑报
- 作者:
里约奥运会开闭幕式的美轮美奂好像昨天还在上演,这几天我们的双眼又来了一次美的洗礼,G20峰会开幕式“最忆是杭州”文艺演出刷屏朋友圈。是什么让这些年的开幕式越来越惊艳,一次次刷新我们的视界?
水舞台的幕后
在杭州西湖《印象西湖》已经上演了很多年,其创造了很多第一,而最近的这场《最忆是杭州》的晚会再次刷新了这种感官。这台文艺演出不是《印象西湖》的翻版,而是一次全部在水面上实景演出的交响音乐会。
舞台就搭建在水下3cm的位置,不要以为就是会打湿脚这么简单,还要在全露天又涉水的情况下对灯光、音响等对环境要求严苛的设备进行布置。看过表演的人都会为现场的灯光包括情景设计赞叹不已,树、水和远山好似一幅动态的画,殊不知在露天尤其是水面表演,对于灯的要求很高,此次文艺演出的防雨灯都达到了IP44防护级别。
其实灯具的防水和三防手机的防水处理非常类似,第一步就是结构防水,通过减少拼接,减轻对裸露缝隙密封的压力,再通过防水胶条和密封圈作为后备的保护手段,增加整体的防水能力。接下来就是纳米防水,在整个表面涂上一层厚度仅以纳米计的聚合物,这层薄膜可以分子形式附着在表面,密不可分。一旦与涂层接触,液体就会凝结成水珠滚落,同时保证对灯光不会有任何影响。
晚会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灯光创意是“生命喷泉”,喷泉装上灯,一开始你看到的是灯,后来你看到的是人,无论表演形态还是技术手段都独具匠心,在这里电脑灯功不可没。现代许多舞台设计都离不开电脑灯,之所以称为电脑灯是因为它本身装有一个微型电脑电路,可以接收控制台发出的信号,通过信号线相互串接在一起的,执行来自控制台提供的指令,完成各种动作(光线的运动、色彩的变化、图案的变换等等)。只有对所有品牌的电脑灯的性能了解,才能充分发挥电脑灯在晚会中的作用。
水舞台上众多的电脑灯
针对文艺演出在户外进行的情况,采用了具有专利的防水灯光控制系统
全息技术完美水上《天鹅湖》
说到芭蕾舞,即使不懂的人肯定也知道《天鹅湖》,四小天鹅选段家喻户晓。但在当晚演出上所见的水上跳芭蕾,可能是《天鹅湖》剧目创排以来,头一次真的在湖上实景跳。同时还应用了全息投影技术,展现影像和人的关系,一种互动关系。其实这一技术最近几年在室内表演中都比较流行,比如去年春晚《蜀绣》表演中的4个李宇春分身就是通过这一技术实现。
但是全息投影用在室外水面上,基本还没有过。因为全息投影是一种显示技术,它需要媒介,而且得实时进行,才能真正实现与人交互。它的媒介被称为全息介质,也叫全息膜,它不能凭空产生,这就是为什么目前这项技术很难普及的原因。
在《天鹅湖》表演中,背景为一座灯光搭建起来的断桥舞台,而在断桥的“桥拱”之中便隐藏着一张薄薄的透明全息膜。全息投影将芭蕾舞演员的影像投射到全息膜上,从而在人们眼前呈现出了3D的效果。
一般的三维图只是在二维的平面上通过构图及色彩明暗变化实现人眼的三维错觉,而全息影像则包含了被记录物体的尺寸、形状、亮度和对比度等信息。依靠全息膜技术,三维图像的再现成为了可能。观众可以通过多角度来观看图像在不同角度的形态变化,就像有个真实的物体在那里一样。随着技术进步,现在一些全息膜里面有许多细细的线路丝,借助这些线路丝,人们通过手指触摸就能与全息影像进行互动。
看得出来“断桥”下隐藏的全息膜吗
全息影像和真人结合造就水上《天鹅湖》
没高科技好意思叫开幕式?
最近几年,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越来越多的国际赛事和活动的举办,也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场炫目的开闭幕式,其受关注程度丝毫不亚于赛事本身,全世界目光的注视下,既是创意的展示,也是科技水平提高的体现。正是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创造了一次次难忘的经典表演。
中国人第一次在电视上观看的奥运会开幕式还是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可能我们有的读者还没出生),那个时期的开幕式主要由一幕幕富有特色的歌舞表演撑起来。而在进入21世纪之后,为照顾到全球观众的观看体验,电视影像科技成为关注的焦点。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那些由高科技带来的“大场面”。比如在巨大的卷轴上空,“飞鸟”与“鲸鱼”自由自在地翔游,便是使用了万相多媒体装备,它利用电脑把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媒体信息都数位化,再整合在一定的交互式界面,从而在鸟巢的顶部营造出上千平方米的屏幕,显现出“鲸鱼”自在游动的清晰画面。
2010年南非世界杯让3D转播技术大行其道,现在可能你则在为今年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上的“东京8分钟”叫绝,除了大量经典动漫,还有比赛项目的虚拟影像在场馆中的突然出现。虽然只是一段插入直播中的CG动画,但依然玩出了令人惊艳的效果,充满了未来感。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整个场馆变幻成活灵活现的自然世界
“东京8分钟”里通过特效展示的33项奥运赛事
总结 未来的开幕式,科技与艺术的融合
如今的各种美轮美奂的开幕式传达的不仅是艺术性,更贴上了越来越多的科技标签,而未来我们将看到更多的是这种艺术性和高科技的融合效果,舞台设计者不仅要把新技术当做表现传统内容的手段。更要开发新技术本身的魅力,力求营造出演出的科技感和未来感。不是单纯地利用科技成果表现艺术,而是反过来将科技本身通过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科技还是一样的科技,试着换一种方式表达出来,效果可能就不一样。
 报纸客服电话:4006677866 报纸客服信箱:pcw-advice@vip.sin*.c*m 友情链接与合作:987349267(QQ) 广告与活动:675009(QQ) 网站联系信箱:cpcw@cpcw*.c*m
Copyright © 2006-201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