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设备进入2.0时代
- 2014-3-12 15:14:08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邓晓进
- 作者:
【电脑报在线】在2月底结束的MWC 2014大展上,包括三星Gear Fit、华为TalkBand B1、Mio Link在内的多款穿戴设备皆以亮相。实际上从2013年底到2014年初,各大厂商推出的相关产品已经超过了20款,智能穿戴设备成了智能手机之后最火爆的移动设备。和早些时候相比,这一批智能穿戴设备产品定位更加明确,在功能应用上打着关爱健康的旗号。从发展来看,智能穿戴设备正式进入了2.0时代。
在2月底结束的MWC 2014大展上,包括三星Gear Fit、华为TalkBand B1、Mio Link在内的多款穿戴设备皆以亮相。实际上从2013年底到2014年初,各大厂商推出的相关产品已经超过了20款,智能穿戴设备成了智能手机之后最火爆的移动设备。和早些时候相比,这一批智能穿戴设备产品定位更加明确,在功能应用上打着关爱健康的旗号。从发展来看,智能穿戴设备正式进入了2.0时代。
新品主打运动健康
我们可以先来回顾一下市场中早些时候出现的穿戴设备,比如索尼SmartWatch、GEAK Watch、Jawbone UP等等,不算多但也不少。从它们身上我们很难找到明确的属性与定位,有的纯属智能手机的附属品;有的也具备一些类似于“小憩跟踪”这种与健康相关的功能;有的则不知道是用来干什么的。总之,自从苹果iWatch传闻出现后,各大厂商就从未停止过推出穿戴设备的脚步,只是都没有明确的方向。
这种情况在2014年有所改变。别的不说,就看MWC 2014上亮相的产品,我们就能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三星Gear Fit,可以实时监控并收集佩戴者的心跳、步频等数据;华为TalkBand B1,将蓝牙耳机、运动、睡眠监测等功能融于一身;索尼SmartBand,能以图像化的方式记录用户的个人日常生活事件、社交娱乐、运动记录等等……没错,运动与健康成为了这批穿戴设备的核心卖点。
实际上并非只有明星厂商的穿戴设备具备这样的趋势,很多涉足这一领域的小品牌甚至“芝麻厂商”的产品也是如此。比如Mio公司推出的最新手环式心率监视器——Mio Link,就能够通过蓝牙将相应的心率数据同步到健身应用和运动设备中;还有加拿大创业公司Bionym去年发布的Nymi心率识别智能腕带,可以利用用户的心率来充当控制多种设备的密码,从而替代电脑密码、手机密码、车钥匙等等。
三星Gear Fit的多个核心功能就是围绕运动健康展开的
 
资本及潜力市场诱惑大
以运动健康为卖点的穿戴设备受到如此大的关注,恐怕还要追溯到2013年底,长江实业有限公司主席李嘉诚旗下的私人投资公司Horizon Ventures(HV)突然向一家可穿戴设备制造商——Misfit Wearables投资1520万美元,其王牌产品就是一款名为Shine的运动追踪器。不仅如此,进入2014年,智能穿戴概念股也持续火爆,其中,康耐特、汉王科技、北京君正等均呈现持续拉升的走势,康耐特甚至一度涨停,资本市场的青睐无疑也增加了制造商的信心,纷纷开始在研发上加大力度。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Juniper Research的预测,今年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将达到15亿美元,预计2017年智能可穿戴设备年销量将从目前的1500万件增至7000万件。而Gartner的预计更为乐观,他们认为2016年这一市场规模就将达到100亿美元。瑞士信贷最新发布的报告也认为,在苹果和Google的拉动下,未来两三年,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由目前的30亿~50亿美元,增长至300亿~500亿美元。
苹果、三星、索尼等巨头的集中发力,也促动了国内厂商的跟随,包括小米、华为、TCL等众多品牌在内,今年都已经或整备推出智能穿戴产品。的确,大屏四核手机都已经只卖千元了,手机产品越来越白菜价,这些厂商还能怎么玩?所以很多手机厂商在维持现有产品的发展外,更多的精力已经转向潜力更大的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因为这才是未来的爆发点。
Misfit Wearables全球热卖的Shine“小纽扣”能以多种形式佩戴在人体上
从“多余玩具”到“私人助理”
穿戴设备的市场前景虽然广阔,但我们不禁要问,在发力运动健康领域后,这些产品是否能够确切给用户提供运动健康方面的帮助,它们所提供的数据是否准确专业,或者说就是这些厂商的噱头。还记得前不久就有用户投诉自己的Jawbone UP2智能手环数据记录不准确,比如站在原地不动,然后有规律地前后甩动手臂,手环也会误认为用户在走动。如果连这么简单的信息都无法做到准确收集,更深层次的健康问题从何谈起。
大家都知道,可穿戴设备大都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可长期穿戴,二是智能。换句话说,可穿戴设备必须是延续性地穿戴在用户身体上,这种设备需要有先进的电路系统,无线联网,并且起码具有一个低水平的独立处理能力。只有做到如影随形,并发出正确反馈,穿戴设备提供的数据才有价值。比如能够通过设备完成身体各项生理指标的采集,并将数据分析后反馈给用户,由用户自己判断身体状况并据此选择运动强度。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实时的数据在帮助决策的过程中变得越发重要,这让可穿戴设备的需求激增。无论用于个人还是行业,伴随各类可穿戴设备的综合应用,它们也将从外置的智能手表、手环、腕带逐渐进入人体内部,为我们的健康作出贡献。穿戴设备最有价值的还是传感器收集的数据,未来用户只需将数据备份到云端,就能建立一个新的价值链和生态圈。届时,穿戴设备就将完成从“多余玩具”到“私人助理”的角色转变。
只有与APP及云端的大数据结合在一起,穿戴设备才能发挥价值
编辑观点:标杆出现前乱战仍将继续
每次说到穿戴设备,我们很难不提及苹果iWatch,虽然这玩意儿至今都没发布,但不可否认这两年穿戴设备市场的火爆,完全是因它而起。我们认为,之所以全世界都在等待iWatch,不仅是因为苹果很多年都没有拿得出手的革命性产品,更是因为业界都相信,真正能够诠释穿戴设备,并连接整个产业链的也只有苹果。
的确,穿戴设备市场绝非一块手表或者一根手环,也不是几个APP应用,或者一堆云端数据就能概括的。它是一个连接多个领域的产业链,这也是芝麻厂商难以做出像样产品的原因。不过穿戴设备市场太大,涉足的领域又多,只要能占到百分之几甚至千分之几的市场份额,利润也非常惊人。所以可以预见在iWatch发布并引导整个产业链发展之前,乱战还将继续,不同类型、功能、价位的产品不会少,只会多。
业内人士各方观点
Swatch首席执行官尼克•海耶克:智能手表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机遇,如果从来没有在手腕上戴过任何东西的人开始佩戴所谓的智能手表,那么我们就能说服他们试着去佩戴制作精美的手表。
腾讯CEO马化腾:我们会关注可穿戴设备的机会,并重点考虑“其中的体验怎么与腾讯服务相结合”。
映趣科技联合创始人李昂:中国的可穿戴设备市场相对看好,以后将代替手机市场,这只是技术和时间的问题。就像智能手机代替功能机一样,这是一个时代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包括手表、眼镜等多个可穿戴设备一起综合实现的功能来代替手机,这要经过一个很长的时间。
美国知名风投KPCB分析师玛丽·米克尔:在未来的互联网趋势中,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增长潜力是下一个热门领域。 
新品主打运动健康
我们可以先来回顾一下市场中早些时候出现的穿戴设备,比如索尼SmartWatch、GEAK Watch、Jawbone UP等等,不算多但也不少。从它们身上我们很难找到明确的属性与定位,有的纯属智能手机的附属品;有的也具备一些类似于“小憩跟踪”这种与健康相关的功能;有的则不知道是用来干什么的。总之,自从苹果iWatch传闻出现后,各大厂商就从未停止过推出穿戴设备的脚步,只是都没有明确的方向。
这种情况在2014年有所改变。别的不说,就看MWC 2014上亮相的产品,我们就能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三星Gear Fit,可以实时监控并收集佩戴者的心跳、步频等数据;华为TalkBand B1,将蓝牙耳机、运动、睡眠监测等功能融于一身;索尼SmartBand,能以图像化的方式记录用户的个人日常生活事件、社交娱乐、运动记录等等……没错,运动与健康成为了这批穿戴设备的核心卖点。
实际上并非只有明星厂商的穿戴设备具备这样的趋势,很多涉足这一领域的小品牌甚至“芝麻厂商”的产品也是如此。比如Mio公司推出的最新手环式心率监视器——Mio Link,就能够通过蓝牙将相应的心率数据同步到健身应用和运动设备中;还有加拿大创业公司Bionym去年发布的Nymi心率识别智能腕带,可以利用用户的心率来充当控制多种设备的密码,从而替代电脑密码、手机密码、车钥匙等等。
三星Gear Fit的多个核心功能就是围绕运动健康展开的
 
资本及潜力市场诱惑大
以运动健康为卖点的穿戴设备受到如此大的关注,恐怕还要追溯到2013年底,长江实业有限公司主席李嘉诚旗下的私人投资公司Horizon Ventures(HV)突然向一家可穿戴设备制造商——Misfit Wearables投资1520万美元,其王牌产品就是一款名为Shine的运动追踪器。不仅如此,进入2014年,智能穿戴概念股也持续火爆,其中,康耐特、汉王科技、北京君正等均呈现持续拉升的走势,康耐特甚至一度涨停,资本市场的青睐无疑也增加了制造商的信心,纷纷开始在研发上加大力度。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Juniper Research的预测,今年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将达到15亿美元,预计2017年智能可穿戴设备年销量将从目前的1500万件增至7000万件。而Gartner的预计更为乐观,他们认为2016年这一市场规模就将达到100亿美元。瑞士信贷最新发布的报告也认为,在苹果和Google的拉动下,未来两三年,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由目前的30亿~50亿美元,增长至300亿~500亿美元。
苹果、三星、索尼等巨头的集中发力,也促动了国内厂商的跟随,包括小米、华为、TCL等众多品牌在内,今年都已经或整备推出智能穿戴产品。的确,大屏四核手机都已经只卖千元了,手机产品越来越白菜价,这些厂商还能怎么玩?所以很多手机厂商在维持现有产品的发展外,更多的精力已经转向潜力更大的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因为这才是未来的爆发点。
Misfit Wearables全球热卖的Shine“小纽扣”能以多种形式佩戴在人体上
从“多余玩具”到“私人助理”
穿戴设备的市场前景虽然广阔,但我们不禁要问,在发力运动健康领域后,这些产品是否能够确切给用户提供运动健康方面的帮助,它们所提供的数据是否准确专业,或者说就是这些厂商的噱头。还记得前不久就有用户投诉自己的Jawbone UP2智能手环数据记录不准确,比如站在原地不动,然后有规律地前后甩动手臂,手环也会误认为用户在走动。如果连这么简单的信息都无法做到准确收集,更深层次的健康问题从何谈起。
大家都知道,可穿戴设备大都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可长期穿戴,二是智能。换句话说,可穿戴设备必须是延续性地穿戴在用户身体上,这种设备需要有先进的电路系统,无线联网,并且起码具有一个低水平的独立处理能力。只有做到如影随形,并发出正确反馈,穿戴设备提供的数据才有价值。比如能够通过设备完成身体各项生理指标的采集,并将数据分析后反馈给用户,由用户自己判断身体状况并据此选择运动强度。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实时的数据在帮助决策的过程中变得越发重要,这让可穿戴设备的需求激增。无论用于个人还是行业,伴随各类可穿戴设备的综合应用,它们也将从外置的智能手表、手环、腕带逐渐进入人体内部,为我们的健康作出贡献。穿戴设备最有价值的还是传感器收集的数据,未来用户只需将数据备份到云端,就能建立一个新的价值链和生态圈。届时,穿戴设备就将完成从“多余玩具”到“私人助理”的角色转变。
只有与APP及云端的大数据结合在一起,穿戴设备才能发挥价值
编辑观点:标杆出现前乱战仍将继续
每次说到穿戴设备,我们很难不提及苹果iWatch,虽然这玩意儿至今都没发布,但不可否认这两年穿戴设备市场的火爆,完全是因它而起。我们认为,之所以全世界都在等待iWatch,不仅是因为苹果很多年都没有拿得出手的革命性产品,更是因为业界都相信,真正能够诠释穿戴设备,并连接整个产业链的也只有苹果。
的确,穿戴设备市场绝非一块手表或者一根手环,也不是几个APP应用,或者一堆云端数据就能概括的。它是一个连接多个领域的产业链,这也是芝麻厂商难以做出像样产品的原因。不过穿戴设备市场太大,涉足的领域又多,只要能占到百分之几甚至千分之几的市场份额,利润也非常惊人。所以可以预见在iWatch发布并引导整个产业链发展之前,乱战还将继续,不同类型、功能、价位的产品不会少,只会多。
业内人士各方观点
Swatch首席执行官尼克•海耶克:智能手表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机遇,如果从来没有在手腕上戴过任何东西的人开始佩戴所谓的智能手表,那么我们就能说服他们试着去佩戴制作精美的手表。
腾讯CEO马化腾:我们会关注可穿戴设备的机会,并重点考虑“其中的体验怎么与腾讯服务相结合”。
映趣科技联合创始人李昂:中国的可穿戴设备市场相对看好,以后将代替手机市场,这只是技术和时间的问题。就像智能手机代替功能机一样,这是一个时代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包括手表、眼镜等多个可穿戴设备一起综合实现的功能来代替手机,这要经过一个很长的时间。
美国知名风投KPCB分析师玛丽·米克尔:在未来的互联网趋势中,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增长潜力是下一个热门领域。 
本文出自2014-03-10出版的《电脑报》2014年第09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pcw2013)
更多关于 智能穿戴设备 的文章 |
读者活动
48小时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论坛热帖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业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招聘信息
报纸客服电话:4006677866 报纸客服信箱:pcw-advice@vip.sin*.c*m 友情链接与合作:987349267(QQ) 广告与活动:675009(QQ) 网站联系信箱:cpcw@cpcw*.c*m
Copyright © 2006-201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
报纸客服电话:4006677866 报纸客服信箱:pcw-advice@vip.sin*.c*m 友情链接与合作:987349267(QQ) 广告与活动:675009(QQ) 网站联系信箱:cpcw@cpcw*.c*m
Copyright © 2006-201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