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生活 > 新闻
谁让邓丽君“复活”?
  • 2013-9-13 16:11:11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程朋
  • 作者:
【电脑报在线】9月6日晚上7点,台北市敦化北路小巨蛋体育馆,林宇义正坐在场馆前排全神贯注欣赏这里举行的一场演唱会——周杰伦2013“摩天轮”全球巡回演唱会台北站。

  9月6日晚上7点,台北市敦化北路小巨蛋体育馆,林宇义正坐在场馆前排全神贯注欣赏这里举行的一场演唱会——周杰伦2013“摩天轮”全球巡回演唱会台北站。


   这个时候,正在台上卖力演唱的周杰伦突然安静下来,没有说话,只是默默指着对面,对面立刻出现了一排字幕:“我曾经幻想……”
   作为周杰伦粉丝的林宇义还没有反应过来,这个时候,一袭白色旗袍的一个女歌手已经缓缓出现在看台上,林宇义楞了一下:“这个好像有点像邓丽君”,尽管是个80后,没有经过过邓丽君那个时代,但作为台北人的林宇义对邓丽君依然非常熟悉,毕竟报纸上电视上经常播放邓丽君以前的歌曲。
   “不是像,这就是邓丽君呀。”旁边同样疑惑不解的朋友已经尖叫起来。
   当“快马,在江湖里厮杀”这句歌词从这位形似邓丽君的白衣女歌手口中唱出的时候,全场一片惊呼:这就是已经逝去多年的著名歌手邓丽君呀,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模仿秀吗?
   一时间,尖叫声、呼喊声……此起彼伏,差点掀翻了小巨蛋体育馆的屋顶。而其后周杰伦邀请这个白衣飘飘的邓丽君一起演唱了《千里之外》和《红尘客栈》,更是将整个演唱会的气氛推到了最顶点。
   
   
谁让邓丽君在小巨蛋“复活”




    其实,隔空对唱这种方式并不新奇,这在国外已经非常流行,即使在国内,罗大佑2004年香港演唱会上,就和已故的梅艳芳有过“合作”。
   但台北小巨蛋这次出现的“邓丽君”在虚拟形象的打造上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小巨蛋舞台上“红尘客栈”的雕花门庭前,一袭白色旗袍的“虚拟邓丽君”缓缓升起,惟妙惟肖的动作、神态与歌声.
   最为神奇的就是当“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的甜美女声响起,几乎所有人都产生了错觉:邓丽君回来了!
   中国科学院一位从事影像技术开发的博士生李明城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从纯技术来看,与逝去的人隔空对唱就是利用虚拟投影技术再造一个故人影像,再配合声音效果达到目的。
   “其实涉及到的硬件设备很简单,就是通过一个投影仪器,将计算机里面的3D模型画面还原到现场屏幕上。当然这个现场屏幕跟我们平时用的投影屏幕还是有区别。而且投影仪器不可能只有一台,必须是多台多角度,同时投射影像到屏幕上,形成一个合成效果,然后利用人们视觉上的偏差,来造成一个图像栩栩如生的感觉。”李明城结合电脑上正在播放的虚拟邓丽君视频给记者解释。
   李明城还补充了一点,为什么这次邓丽君要穿白色旗袍,除了单纯的漂亮美丽之外,还有一个技术上的原因,因为从视觉学的角度来看,在演唱会这种光线偏暗的背景中,白色的影像投射最能有效吸引观众的视线,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也能弥补3D影像不够真实的劣势。
   那么,到底是谁让邓丽君复活呢?
   记者在随后的采访中了解到,筹备这次演唱会的杰威尔经纪公司邀请到了美国著名的Digital Domain3.0(中文名:数字领域)电影特效公司,为周杰伦演唱会打造虚拟邓丽君的特效效果。
   2013年年初,杰威尔公司总经理杨峻荣在看过Digital Domain开发的Tupac虚拟表演之后,产生了浓厚兴趣,希望通过这种虚拟影像技术重新再现邓丽君。

   也许很多中国观众对Digital Domain公司并不熟悉,但是他们的作品却是大名鼎鼎——著名灾难片《后天》中的极端天气和风暴特效,《加勒比海盗3:世界的尽头》海战特效。更厉害的是,这家公司曾经凭借《泰坦尼克号》和《美梦成真》的电影特效获得了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和奥斯卡技术成就奖。

 

两个月再造“邓丽君”


越来越多的3D虚拟成像技术被引入演唱会
   
   9月11日,记者拨通了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Venice的Digital Domain总部电话,几经周折,联系到了了解Digital Domain特效制作的一位技术工程师比尔·卡斯卡。
   卡斯卡在得知记者来意之后,表示自己在网上看到过这个消息,这并不奇怪,每年好莱坞的特效公司除了给大制作的电影设计特效效果之外,就是参与这些商业场合的演出,虚拟邓丽君的打造对他们来说再普通不过了,小菜一碟。
   但也存在一定的挑战,这个挑战不是来自于技术上,而是对东方文化的了解。因为此前Digital Domain公司都是为一些西方文化产品制作特效,比如好莱坞电影、欧美商业广告或者演唱会,邓丽君是一位典型的东方女性,那么如何表现东方女性的投手投足,如何让这个虚拟影像完美地融入到周杰伦演唱会中去,而不是显得生硬,对开发团队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命题。
   另外,开发时间太短也是一个大问题。由于开发团队在6月份才组建,而周杰伦演唱会在9月份就要开始,时间相当仓促,Digital Domain3.0公司不得不采用保守的做法,利用另一个项目的现场建模技术来临时抱佛脚,为虚拟邓丽君打造数字模型。这也导致后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光影效果失真、人物动态生硬等等。
   为此开发团队找到了一个与邓丽君有过接触的本土设计师罗婷,她负责从整体上对虚拟邓丽君进行设计。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罗婷回忆了自己的整体设计思路:“如果你注意看80年代的歌手打扮,都比较传统,跟现在不一样。如何全部照搬,那么出来的效果可能会让观众不太容易接受,毕竟现在的观众都是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所以设计上就定下了一个方向,白色旗袍,亮色淡妆,这样能够将现在时尚文化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卡斯卡分析了整个虚拟形象的制作过程,认为最难的地方在于脸部模型的构建,因为虚拟邓丽君必须随着演唱进度不断变换表情,这就需要模型设计师尝试上千种面部表情,在电脑里面反复组合,以便达到一个最佳的组合状态。
   为了完美表现邓丽君在演唱会上的面部表情,开发团队收集了七八十年代邓丽君的大量音视频、旧照片、录像带等等,脸部建模师则从这些资料里面提取数据,为这个虚拟影像建立了大量的数据模型。
   另一个难度是头发上,对于所有电影特效来说,虚拟人像的最大难度就是头发的设计。
   “你可以去看看初期日本和美国的虚拟人像,男的要么是光头,要么是板寸,女的基本上是短发或者帽子,为什么?因为头发的虚拟难度往往比其他部位难上一百倍甚至更多,计算机如果在渲染模型过程中死机一百次,那么至少有六十次都是由于头发模型的渲染造成的。”李明城告诉记者。
   的确如此,为了完美再现虚拟邓丽君的一头秀发,开发人员在电脑里面制作了15000多张虚拟图像用于表现邓丽君的头发效果,而且还要跟之前的面部表情图像进行组合,尝试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
   “否则两者不匹配的话,观众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个动画形象,而不是一个3D虚拟形象,要是那样的话,对于特效设计人员来说就是一个失败。”卡斯卡说。
   在记者采访中,Digital Domain3.0公司承认,这次虚拟邓丽君的开发只是一个尝试,仍存在改进的空间,比如在嘴唇和歌曲的配合上,光影效果的表现上都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这3分钟的演出效果对于日后完善虚拟邓丽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演唱会上的虚拟歌手越来越多


   初音未来演唱会是最成功的虚拟歌手商业化作品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如今演唱会上的虚拟特效尤其是虚拟人特效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种风潮。
   2007年,著名歌手席琳·迪翁在《美国偶像》上就与猫王进行合唱,2012年4月15日,美国Coachella音乐节上,已故美国说唱巨星TupacShakur“复活”在人们眼前。罗大佑也曾经邀请虚拟梅艳芳与自己一起演唱歌曲。在日本,歌手演唱会上打造虚拟的歌手形象更是数不胜数。
   2011年12月31日,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邀请到电影《阿凡达》的后期团队,还有英国《X-Factor》的灯光团队,花巨资打造全息投影效果,让梅艳芳、邓丽君、张国荣等已故明星完成了一次“跨时光的演唱”。
   最经典的莫过于迈克尔·杰克逊纪念演唱会《就是这样》上,在歌曲《SMOOTH CRIMINAL》中,通过以假乱真的特效和剪接技术,银幕上的MJ与葛丽泰·嘉宝出现在同一个舞台上。
   Digital Domain公司总裁Ed Ulbrich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利用最前沿的电影特效技术,让经典巨星重返舞台,我们相信,这种虚拟人技术将会颠覆传统的娱乐演出模式,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
   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影特效公司将目光转移到演唱会和商业广告上来,除了这里存在巨大的商机之外,电影本身的不景气和低分成也是一个很重要原因。
   这几年,全球多家电影特效公司日前相继陷入困境。为《普罗米修斯》制作特效的澳大利亚Fuel VFX公司进入破产程序;参与过《泰坦尼克号》制作的Matte World Digital也关门大吉。
   电影特效行业是一个高人工的领域。特效涉及到非常复杂的步骤和技术,想要完成这样的工作,不长期雇人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在演唱会上设计虚拟歌手形象,则成为特效公司的另一个救命稻草。
   “相对电影特效的漫长周期和严苛标准,演唱会的特效设计门槛更低,周期更短,更为重要的是,利润更高。”以前曾经在小马奔腾实习过的刘洋洋(化名)告诉记者,而小马奔腾刚刚在去年年底收购了濒临破产的Digital Domain,今年年初则迅速抛售。
   相对电影特效来说,为一个演唱会设计虚拟歌手形象,开发团队一般不会超过40个人,而且开发周期最多为一年,开发成本在100万美元左右。而这些数据在电影中往往是几倍增长甚至更多。
   以Digital Domain公司为例,他们在2012年负责为总投资1亿美元的《安德的游戏》(Ender‘s G am e)进行特效开发,后期制作成本达到1800万美元。结果最终收入才达到700万美元,亏损高达1100万美元。
   Digital Domain公司首席重组官M ichael K atzenstein对记者说,在电影领域,一般行业的利润达20%至25%,但特效行业的利润只有5%左右。
   “因为电影特效制作存在很多主观成分,在制作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反复修改的情况,但最终所能得到的酬劳只是合约规定的价码。而每一次修改的成本,都需要我们来承担。”
   但是在演唱会项目上,特效公司的主动权更大一些。因为虚拟歌手这样的特效对于演唱会更多只是锦上添花的作用,不像电影这样跟产品本身紧密结合,特效开发的商业空间也更大一些。
   而且电影特效一旦在电影结束之后就基本上毫无价值了,而演唱会虚拟形象则不同,如果商业开发成功,可以继续为特效公司带来巨大收入。
   而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日本著名虚拟歌手形象初音未来。
   2010年3月9日,世嘉公司举办了一场名为“初音未来日的感谢祭”,2500张演唱会门票在瞬间被抢购一空,演唱日当晚更有超过3万名忠实粉丝通过付费网络直播观看了整场演唱会,世嘉公司收入高达100多万美元。
   记者了解到,Digital Domain公司已经和邓丽君家人达成协议,将在2014年年底推出“虚拟邓丽君”全球巡回演唱会,到时候将推出最为完善的虚拟邓丽君形象。
延伸阅读
演唱会虚拟特效的秘密


   问:演唱会的虚拟特效跟电影特效有什么区别?
   答:相对演唱会的3D虚拟特效,电影特效涉及到的范围和技术更广更多,也更复杂。
   就演唱会的3D虚拟特效而言,主要是应用到一种全息投影技术,也被称为虚拟成像技术。这项技术既属于计算机成像技术的一种,也属于数字化舞美技术的一种。在全息数字舞美中的应用,全息投影技术不仅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像,还可以使幻像与表演者产生互动,一起完成表演,产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
   问:这项技术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答:简单点说,就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
   采用激光作为照明光源,并将光源发出的光分为两束,一束直接射向感光片,另一束经被摄物的反射后再射向感光片。两束光在感光片上叠加产生干涉,感光底片上各点的感光程度不仅随强度也随两束光的位相关系而不同。所以全息摄影不仅记录了物体上的反光强度,也记录了位相信息。
   全息影像的显示,则是通过光源照射在全息图上,这束光源的频率和传输方向与参考光束完全一样,就可以再现物体的立体图像。观众从不同角度看,就可以看到物体的多个侧面,只不过看得见摸不到,因为记录的只是影像。
   
   问:3D虚拟投影技术主要有哪些种类?
   答: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投影机直接背投在全息投影膜上。第二类是是采用投影机或其他显示方法光源折射45度成像在幻影成像膜的全息投影,后者成像效果相对更炫一些,不过成本相对会高出很多,受场地限制也多一些。
   问:除了演唱会,3D虚拟投影技术还能应用到哪些领域?
   答:商业广告、展览会、新品发布都可以运用到3D虚拟投影技术。其中展览展示行业是3D虚拟投影技术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因为这个行业最终的目的就是如何将产品卖出去,而如何最大限度的吸引参展者的眼球便成了这个行业的制胜法宝。目前已经出现针对展览展示行业实时推出了360度虚拟成像系统,将三维画面悬浮在实景的半空中成像,为展览展示行业开辟了新的营销方向。

 
本文出自2013-09-16出版的《电脑报》2013年第36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pcw2013)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