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4/22 15:20:22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黄旭
- 作者:邱力力 茱莉亚
产品刚刚上市、希望估值1亿元的“三弟画饼”遭遇了大麻烦。
4月16日,煎饼3D打印众筹项目——“三弟画饼” 机在河南郑州举行首场招商签约会,并宣布了“三弟画饼”机每台3988元的价格。
这与去年众筹者购买机器时的价格相差甚远,与此同时,购机无发票、虚假夸大宣传、产品质量差,导致买家无法商业化运作等问题也被众筹者在集体维权中抛出。
与普通众筹不同,“三弟画饼”可谓含着金钥匙长大。2015年10月8日,“三弟画饼”煎饼3D打印机登陆京东众筹,只用了10多分钟就筹满50万,此后共筹得322万元——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千万元投资、清华学霸团队、百万年薪辞职创业等词汇加在一起,“三弟画饼”众筹一役取得了巨大成功。
不过,“画饼终究不能充饥”,“三弟画饼”从风光无限到黯淡难以收场,“三弟画饼”只是众多失败众筹中不起眼的一个案例而已。在此之前,贾乃亮为其代言、宣称已启动上市程序的安果无人机众筹项目,众筹参与者围绕安果无人机产品质量问题的指责始终没有停止。
如果说这些是产品质量问题,那么“叶问3”、大可乐手机、小牛电动车等一系列原本风光无限的明星众筹项目要么涉及融资骗局,要么失败出局、跳票烂尾,则让不少业内人士发出“众筹已死”悲观声音。
这不得不让人警惕:自2011年第一家众筹平台在我国诞生以来,中国众筹行业已经走过了五年。有数据显示,尽管众筹行业筹资额不断攀升,但与此同时,众筹模式的前景正遭遇越来越多质疑,倒下的众筹平台也一个接一个——2015年全年,280多家众筹平台之中,有84家已经倒闭或者转型,仅有一家众筹平台实现盈利。
大可乐手机,是京东众筹的明星项目
缩水的画饼打印机和无人机
这原本是一个明日之星创业者的故事。
2015年,以施侃乐和吴一黎为代表的一帮清华男开创的3D煎饼打印机——“三弟画饼”一经面世,就引起了广泛关注。那时的吴一黎,从清华大学软件系毕业后,进入外企工作,年收入超过百万元,曾一个月纳个人所得税十几万。
因为老婆喜欢吃煎饼,吴一黎便舍弃了高薪出来进行煎饼创业。一次偶然的机会,吴一黎和清华大学软件系同学施侃乐吃饭闲聊,当知道施侃乐创办了一个公司做3D打印机时,两人灵光一闪:可不可以把高大上的3D打印科技,用来制作普通的煎饼呢?
于是,“三弟画饼”就此产生。2015年7月,真格基金创始人、新东方联合创始人徐小平加入“三弟画饼”董事会。2015年9月,煎饼3D打印机亮相2015年全球创新者大会,一系列动作,为其增添了不少光环。
2015年10月8日,打着“中小商户创富神器”口号的“三弟画饼”项目在京东众筹,短短10分钟就筹到了50万元,45天后,共计众筹到了322万元。众筹成功后,被泰有基金投资1000余万元,成立了北京小飞侠科技有限公司,全力发展“三弟画饼”机业务。
2015年10月12日,“三弟画饼”项目承诺,京东众筹价格是低于成本价和基于成本价格出售的,众筹结束机器恢复原价——19999元每台。此前,最初众筹者买到的“三弟画饼”机价格每台为6666元、8888元、9999元,如果快速开店可以两台机器28888元,外加一份快速开店指南。
今年4月16日,“三弟画饼”河南省首场招商签约会在郑州举行——每台3988元。不遵守众筹规则的低价销售激怒了众筹者,首批众筹和购买者开始建立QQ群和微信群维权,纷纷提出“三弟画饼”的各种问题。
一位马姓女士说,2015年11月份她以每台8888元的价格,购买了8台“三弟画饼”机,两个月到货使用后,和很多购买者一样,发现机器和打印出来的饼有各种质量问题,与厂家宣传甚远,随后马女士退了三台机器,即使后来厂家发给她了新的温控,依旧没有什么改善,导致她无法进行商业化运作。
陈先生则称,他买机器后,在一个地产售楼现场搞起了活动,但打印出来的饼出现了各种质量问题,给他的生意带来了很大不便——根据这些众筹者的说法,“三弟画饼”最初在京东金融上宣称“1人可同时管理二十台,平均三分钟打印一张煎饼”、“随机打印自己喜欢的煎饼形状”,但实际上每张煎饼至少需要5到10分钟才能打印出来;打印出来的煎饼与选中形状大相径庭,而且质量很差,甚至购买机没有检验合格标志以及产品生产地址……
和“三第画饼”一样,位于深圳的盛祥科技推出的安果无人机,创下了他们想要的众筹奇迹——在一系列华丽词藻描述下,原计划在京东众筹100万元目标,却筹得350多万元,获得了1万多名用户的支持。今年1月,安果还请来了贾乃亮为其产品进行代言,成为无人机首位明星代言人。
此外,盛祥科技副总经理屈杰还曾表示,该公司已启动了上市程序,计划2016年内在新三板挂牌,成为新三板唯一的无人机挂牌企业。公开资料显示,盛祥科技此前已宣布完成2000万元的Pre-A轮融资。
然而光环之下,众筹参与者围绕安果无人机的指责始终没有停止。诸多网友表示,他们收到的安果无人机产品质量非常糟糕。根据腾讯科技报道,一位安果无人机众筹参与者表示,其收到的无人机存在多处与产品宣传不符的情况,而绝大多数众筹参与者的情况与他几乎一致。
不只是在在京东众筹,安果无人机此前在美国第二大众筹网站Indiegogo完成了331万美元的巨额融资,不过在该众筹页面以及安果无人机的facebook页面上,不少国外网友忍不住对安果的无人机产品进行吐槽,甚至有众筹参与者要求退款。
创纪录众筹也死亡出局
相比之下,像安果、三弟画饼众筹之后能发货的应该算是好的结果了,因为还有大把跳票和失败出局的。
成立于2012年的大可乐手机号称中国第一款真正的互联网手机,2014年末,大可乐手机登陆京东众筹平台,打出“一次众筹,终身每年免费换新”口号,投资者只要花千余元参与众筹项目,就可以免费获得一台高配置的手机,同时每一年还可以更换成新手机,这一营销思路引发了投资者的追捧,不到25分钟就吸引1650万元的投资——刷新国内众筹的最高金额纪录和最快速度纪录,被誉为“手机行业革命者”。
然而正当投资者还在喜悦之时,大可乐手机的问题却被频频曝光。2015年1月,大可乐3手机被曝在众筹结束后更改手机配置,此前宣传的16核GPU,在结束之后的两天就更改为双核,涉嫌虚假宣传。同年10月,又有消息称,大可乐手机的母公司北京云辰科技有限公司已面临破产清算。
今年3月,大可乐创始人丁秀洪正式发博宣告大可乐手机寿终正寝,投资者已无法享受当初众筹之时的美好承诺。
在大可乐之后,26岁成为华为副总裁,2000年离职创办港湾网络,先后出任百度首席技术官、12580运营公司CEO等等无数明星光环的技术奇才李一男,他在2015年4月创办的牛电科技,一举打破大可乐在京东众筹的筹资额——2015年6月15日,小牛电动车在京东众筹筹得7200万,一举成为国内筹资额最大的产品众筹项目。
这些成绩很大程度上都是投资者和用户出于对李一男个人的信任。但神话破灭是如此之快,今年3月15日,李一男涉内幕交易获利700万罪在深圳公开受审,牛电科技陷入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中。
某种程度上,牛电科技之于李一男,如同小米之于雷军,这两家公司的基因及理念都与这两位创始人密不可分。没有了李一男的牛电科技,也很可能失去它原本“明星企业”的光环。业内人士担心,随着李一男把自己亲手创办的牛电科技带入困境,公司在未来很可能会失去投资者和用户的信任。
在李一男消失的这大半年里,牛电科技已经遇到了不小的麻烦。比如产品质量问题,此前有报道称小牛N1的部分批次暗藏致命安全隐患,有大量用户反馈其前轮轮毂会出现断裂情况。关键的是这并非个案,在小牛电动官方论坛、用户QQ群等平台上,轮毂问题已成了公开的秘密。
死亡之困:众筹变质成炒作骗局
“过去两年,众筹在中国的发展越来越本土化,也越来越‘变质’,很多产品众筹通过刷单、炒作,变成彻头彻尾的市场营销,甚至很多股权众筹变私自发售股票,最后让投资人血本无归。”市场观察人士董鹏对记者说,在不少人的理解当中,现在众筹就是非法集资、产品的预售和团购。
在董鹏看来,比如大可乐以众筹的名义,借免费换新的由头,让大量消费者提前预付。不过,大可乐官方对新机定义、指标要求、履行时限及违约责任等方面均没有明确的官方阐释。“回头看去,此次众筹更像是一次空口无凭的‘白条’。”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产品众筹刷单已是圈内公开的秘密,一方面众筹是刚起来的行业,巨头们都想占领制高点,对单项众筹最高金额与累积众筹总额的争夺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厂家通过高额众筹可以获得产品知名度、产品宣传、投资人青睐或拿到投资、拿来说事的营销资本秀。
因此,很多知名品牌也开始利用众筹进行炒作营销。比如某知名国内品牌手机,在发布一款手机时,和手机一起发布的移动电源就在京东展开众筹,不到一个月就筹到6000多万元——完全是将众筹当做了营销手段。更让人无奈的是,最终移动电源从原来的12V/2A降到12V/1A,充电从原来3个半小时上升到4小时50分钟,耗时多了近40%。甚至在众筹过程中,其移动电源也多次更改规格,比如还有9V/2A、12V/1.5A的规格,重量方面也曾有过变化。
与此对应的是,由于国内目前对于众筹的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够健全,导致众筹发起者在拿到筹款后,产品在跳票、质量上有问题时往往有恃无恐。例如,早在2013年,一款智能手表就通过众筹筹资数百万元,但由于供应链以及自身对产品把控能力的不足,这块手表至今依未与大众见面。
不仅是在国内,在美国的Kickstarter、Indiegogo等众筹平台上,多家来自中国的众筹公司均被海外网友吐槽。这些公司在Kickstarter等众筹网站上取得成功后,众筹者等待数年之久至今仍不见产品,最后遭致外国网友一片骂声,诸如“垃圾”、“骗子”、“退款”的字眼并不少见。
比如,来自中国深圳的HEVO LABS团队曾于2014年7月在Kickstarter上发起了一个名为“Cabin”的项目,其中包括了一款iPhone专用的充电转接口,有2422名者支持者一共筹集了18万美元。然而,这些众筹者等了两年始终杳无音讯。在该众筹页面上,用户的吐槽堆满一页又一页。
更多的众筹项目,看上去更像是一场融资骗局。5个月前,《叶问3》投资项目在苏宁众筹平台上线时,1000元起投筹,20分钟筹资额就破1000万元,短短一天时间内筹资额突破4000万元,参与者达5100人,人数和金额都刷新了行业纪录。
不过,这5100名参与《叶问3》众筹的投资者绝对想不到,不到半年时间,《叶问3》就成了“跳不出的火坑”。先是今年春节,《叶问3》因爆出票房大量造假被亮红牌。此后,《叶问3》投资方上海快鹿投资集团,又被爆出利用众筹给资本家做道具,推高投资方股价,以便在股票市场套现。
投资者们担心这是一个骗局,担心自己的投资资金早已被挪为他用,或者无法收回——3月31日,逾千名投资者聚集在快鹿关联公司金鹿财行公司总部要求兑付,但没有任何结果。
“事实上,外行或普通人投电影,很多都会成为炮灰。”在谈到《叶问3》的融资内幕时,一家影视投资公司高管这样说,消费者对于众筹概念过于片面,很多人把众筹理解成团购,而不是真的抱着支持的心态去为项目筹资,在项目遭遇失败时,很多用户表示不理解,甚至会认为“网站在骗钱。”
众筹投资者:说不出的苦
“项目成败暂且不论,我倒是非常关心众筹项目问题被披露后的处理结果,这直接关系到众筹投资者权益。”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黄嵩说。
记者调查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在明星众筹问题频现之时,参与众筹的投资者却有苦说不出,由于产品众筹参与者分散,风险一旦出现,维权的成本很高,没有任何权利能和利用他们资金所组建的公司去讨价还价。
“几个月前在众筹网站上看到一款无线移动电源,据说是独家设计,创业者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团队感觉也很高大上,就支持了一百多元。”小杨在众筹平台上购物让她感觉“很受伤”:在苦等三个月收到产品后,小杨才发现同时在淘宝上买到的产品跟自己的一模一样,各项参数也报纸一致,价格甚至比同事买的还高几十块。更让她气愤的是,电源用了几次后就坏了,找到众筹方投诉也置之不理。
“最后只有算了,一百多元的东西,我没那个精力去折腾,只是以后再也不会支持这些了。”小杨无奈地说。
而在今年3月9日正式宣布倒闭后,大可乐早已人去楼空,网站已经被关闭,目前大量众筹者的手机已经无法进行维修,至于众筹中的“每年免费换一部手机”也变成了空谈。
维权的消费者只能给京东打电话。“京东回复说,我们会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为你维权。每次都像复读机一样,我们只能不了了之。”大可乐手机一位众筹者无奈地说,现在,还有1万名参与其京东众筹的普通投资者投诉无门。
众筹投资者往往有苦说不出。为了规避责任和风险,众筹平台往往从一开始就将自己撇得一干二净。
比如国内最大的京东众筹,每一位支持者在选择不同众筹项目后,京东需要支持者勾选一份《支持者协议》,协议中明确提到,有关众筹的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变化,发起人可能根据该变化依法调整众筹的内容,届时支持者须与发起人友好协商解决,发起人应尽最大可能处理纠纷。只有支持者在勾选并且同意该项协议时,才能进入下一个页面,而后就是进入付款环节。
同时,在京东上发起众筹项目时,发起人也需要和京东签订《京东众筹支持者服务协议》以及《京东众筹发起人协议》,其中多次强调京东作为居间方,众筹仅存在于发起人和支持者之间,使用京东众筹平台产生的法律后果由发起人与支持者自行承担。
按照这些协议,当某个众筹项目出现问题时,众筹者应该和项目发起者沟通协商,与京东没有任何关系。对此,京东众筹相关人士的解释是:“京东众筹平台不是说保证项目的创业成功,京东只是提供筹资的平台而已。”该人士表示,项目已经在平台上成功筹集到资金,平台已经尽到责任。有些企业众筹失败,那是企业自身对用户承诺没有做到,平台方、企业方、项目方和用户的权责、利益和风险需要区分明确。没有任何一个平台或者孵化器能保证项目一定能成功。
也有消费者集体将众筹项目告上法庭的。南京市民沈先生最近就向媒体反映说,去年4月份,他和其他投资者一起众筹了一个奇酷手机项目,但是这个项目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了,包括沈先生在内的38名客户最近将电商平台和奇酷公司告上了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法院。
但一些人士对法院判决结果并不乐观。此前,有大可乐手机投资者向工商局投诉,结果是调解失败。也有人将天津云辰科技有限公司状告到法院,但最后因为手续的繁琐和对结果预期的不对等而不了了之。
目前,产品众筹没有法律法规是最大原因。“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范围,目前只纳入股权众筹,尚未纳入产品众筹,这存在很大风险。”黄嵩称,无论是2015年7月十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还是后来陆续出台的各类互联网金融监管草案和细则,均未对产品众筹进行明确阐述。
深度:
连京东众筹审核都不严格,中国式众筹何去何从?
来自零壹财经的数据显示:整个2015年,中国的产品众筹累计筹款金额达到30.7亿元。其中,2015年筹款金额高达27.0亿元 ,是2014年(2.7亿元)的10倍,京东众筹、淘宝众筹和苏宁众筹稳居第一梯队,占据总体市场份额的87.68%,筹款金额均在亿元级别。其中,在产品众筹领域,2015年,京东众筹筹资额超13亿元,淘宝众筹筹集了10.7亿元,苏宁众筹筹集金额3.6亿元,三者占据了近50%的份额。
值得让人注意的是,大可乐手机、安果无人机等如今遭受质疑的明星项目,大部分都是来自上述几个领头羊。
因此,当越来越多被众筹平台视为“标杆”的明星项目被频频曝光,一个问题也浮出水面,这些明星项目,是如何成为众筹平台标杆的?这些平台对项目又是如何进行把控的?
按照京东方面的说法,京东众筹有专门的招商部门,对于要上线的项目会进行从产品到创始人、团队方面的考察,筹款过程中,京东方面作为会有一个托管账户,项目如果在生产中需要资金扶持,需申请审核,才会发放其急需的生产资金,剩余资金要等项目发起者对于消费者的产品承诺完成后,才能得到最后的结账。而为了避免众筹项目失败,京东众筹平台上还引入了保险产品,这个保险产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投资人的损失。
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呢?
“你先把样品、介绍发过来,我们会让你上评审会,每周三之前寄到,周三举行评审会。评审会过了,我们会发你上线要求,作图作文,只需要收取3%的众筹款,就可以上线。”京东众筹有关客服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表示。
另外,京东方面也不会到每个众筹产品生产工厂进行调查,“我们会让你提供公司信息、资质、几证,不可能每个工厂都去,没那么大精力。”此外,根据《经济观察报》报道,在京东发起众筹时仅需提供众筹项目和银行卡号等相关信息,签署一些协议,就可以让项目登上京东众筹平台。
乱象频频的众筹行业,让风险正快速暴露。 “近半年来,全国开展众筹业务的280多家平台之中,有84家已经倒闭、停运或者转型,约占整体数量的23%,去年一年仅有京北众筹一家股权众筹平台实现盈利。”3月底,在博鳌亚洲论坛举行的“无所不包的众筹”分论坛上,与会嘉宾表示,2015年全国众筹实际筹资额达到114亿元,但全行业仅京北众筹一家实现2万元的盈利。
不过,更大的危机还没有到来。“预计今年末将集中爆发众筹行业的风险,无论是产品众筹还是股权众筹。”一位股权众筹平台CEO称,2016年会有很多中小平台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甚至出局。
这种说法已得到了某种验证——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新增平台9家,另外本年第一季度有27家平台下线,4家平台转型。
这是因为,由于众筹项目频频跳票、骗局、虚假宣传、失败、产品质量缺陷等问题,让众筹变成了“众愁”——无论是众筹投资者,还是平台、参与者而言,众筹其实都是筹钱容易赚钱难,看似风生水起却难掩艰难处境。
2015年12月27日。这是知名众筹平台“点名时间最”后一个项目的上线时间。这一天,比点名时间创始人张佑的想象要来得更快。三个月前,他还在接受采访时对自己的项目表达了十足的信心。
2011年初,张佑创立了众筹平台“点名时间”,随后便成为众筹行业的领军者。然而,随着竞争对手不断涌入,好的项目越来越难找,加上商业模式不清晰,点名时间遇到了极大的发展瓶颈。2014年,张佑决定放弃众筹模式,转而打造智能硬件首发平台,但转型并没有成功,张佑很快又将平台转型,再次回归众筹,最后的结局就是无奈倒下。
无论是股权众筹,还是产品众筹,越来越多的人都担心中国式众筹模式已走到尽头。某众筹平台的一位市场总监说,他刚刚选择离开公司,“我觉得整个众筹已经差不多到头了,发展了这么久仍然难以看见曙光。股权众筹周期很长,至少要一年以上才能看见回报,而真正好的项目又不会选择去做股权众筹。另一方面,产品众筹的跳票、虚假、产品质量问题又难以得到解决。”
相关人士表示,尽管现在京东众筹、淘宝众筹红红火火,这并不能证明其本身的商业模式已经取得成功,但他们并不是纯粹的产品众筹,是基于已有的电商平台做产品预售和营销,其本质并不是众筹,而是一种电商的衍生。
其实,众筹项目跳票、失败、产品质量缺陷等问题的讨论在国外也存在,众筹行业“鼻祖”美国Kickstarter不久前就发布了2015年的游戏行业众筹数据:整体成功率仅为30.3%,其风险可想而知,加上国内复杂的商业环境,众筹在中国未来道路之艰难,也就可以想象了。
数字
1、截至2016年3月31日,我国处于良好运营状态的众筹平台共有295家,其中新增平台9家,另外本年第一季度有27家平台下线,4家平台转型。其中,权益型平台114家,股权型平台107家,综合型平台62家,公益型平台8家,占比分别为38.64%、36.27%、21.02%和2.71%。
2016年第一季度新增众筹平台
2、根据零壹财经发布的《中国互联网众筹年度报告(2015)》。2015年,众筹行业马太效应明显,许多中小平台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甚至出局。截至2015年底,至少已有84家平台停运、倒闭或转型,约占整体数量的23.0%。
 
报纸客服电话:4006677866 报纸客服信箱:pcw-advice@vip.sina.com 友情链接与合作:987349267(QQ) 广告与活动:675009(QQ) 网站联系信箱:cpcw@cpcw*.c*m
Copyright © 2006-201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