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IT业界 > 新闻
IT巨头圈地中国公有云市场
  • 2014-4-7 15:51:04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邓晓进
  • 作者:
【电脑报在线】云计算的世界从来都不平静,更何况是中国云计算市场这样一片巨大的蓝海。自2013年以来,中国的云计算市场一直都处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状态。3月26日,微软中国宣布由世纪互联负责运营的Windows Azure公有云服务正式商用。这是一两年前亚马逊、微软、IBM宣布进军中国公有云市场后,国内首个国际厂商本地运营的公有云服务平台宣布商业化。微软打响了2014年中国云战争的第一枪!
  云计算的世界从来都不平静,更何况是中国云计算市场这样一片巨大的蓝海。自2013年以来,中国的云计算市场一直都处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状态。3月26日,微软中国宣布由世纪互联负责运营的Windows Azure公有云服务正式商用。这是一两年前亚马逊、微软、IBM宣布进军中国公有云市场后,国内首个国际厂商本地运营的公有云服务平台宣布商业化。微软打响了2014年中国云战争的第一枪!

中国公有云市场的诱惑
  中国是一个疯狂的市场,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PC、手机、汽车等市场,而在云计算领域的巨大潜力,也让中国市场被业内IT巨头疯狂追捧。
  据Gartner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近80%的中国企业将在云计算方面增加投资。之前IDC也发布预测,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到2016年将达到246.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8.6%。从产业特点来看,目前国内呈现出IaaS“群雄并起”、PaaS“逐步成长”、SaaS“仍无巨头”的局面,云计算已经成为我国互联网创新创业的基础平台,云计算弹性支撑能力在电子商务中大显身手,并向垂直行业渗透。
  同时中国政府已经将云计算纳入“十二五规划”,政府公务云的逐渐落地将带动中国公有云进入切实应用的阶段。虽然在这个政策、法规、国情约束的市场运营公有云服务,需要克服网络连接条件限制、政策监管、行业垄断等一道道难关,而全球性公有云服务在中国的落地又面临严苛的国家政策约束,但这些也丝毫阻挡不住微软、IBM、亚马逊这样的国外巨头对中国公有云市场的热情!一场切割争抢中国公有云市场蛋糕的战役已经悄然展开。

快人一步的微软Windows Azure
  相对于亚马逊,微软在公有云领域属于后辈,但它是在中国公有云市场动作最快的企业。2013年6月,微软通过与国内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世纪互联达成合作,Windows Azure公有云平台及服务正式在中国落地,到今年3月26日正式投入商用,完全是“火箭速度”。
  
  微软的很多应用都可以运行在Windows Azure服务平台上
  微软将Windows Azure定位为“在云上运行微软应用的最佳场所”,算得上是世界级云计算服务平台的先驱之一。虽然Windows Azure在公有云领域里的名声、功能仍逊色于亚马逊的AWS,但在中国公有云市场,微软仍是相当自信的。要知道,微软最近一两年为其云服务增加了许多新功能,以试图使Windows Azure具备与亚马逊AWS媲美的实力。如Windows Azure的虚拟机增强功能加入了分布式缓存系统预览(允许用户使用应用或虚拟机缓存可视化,以提升扩展性和性能)以及基于计划的自动扩展功能,而在去年3月份发布的HDInsights遗传算法,则让Windows Azure的商业智能功能与亚马逊AWS的弹性Map Reduce(EMR)和谷歌的BigQuery展开竞争。
  此外,我们也不要忘记,微软还手握与Windows Azure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Windows Server。虽然Windows Azure以PaaS(平台即服务)起家,但如今的服务已经是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与PaaS通吃,而它所提供的虚拟化资源与Windows Server无疑是一脉相承的。因此,Windows Azure对于那些Windows Server用户有着天然的吸引力,这些Windows Server用户将成为微软Windows Azure继续发展壮大的中坚力量,这对于初来中国的Windows Azure肯定是一件好事。

 

“前店-后厂”模式,亚马逊双管齐下
  不断扩大版图的微软Windows Azure,只是中国公有云市场上各路人马的一个代表。另一个IT巨头亚马逊也迫不及待地向中国市场进军——2013年12月18日,亚马逊宣布与光环新网和网宿科技达成合作,亚马逊的Amazon Web Services (AWS)正式借道落地中国。
  
  亚马逊携AWS公有云服务落地中国
  这是AWS服务进入的第十个区域,横跨北美、南美、欧洲、亚洲四大洲。在推出中国区域云计算平台服务的同时,亚马逊AWS也与多个政府机构展开合作,如与北京市政府及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西部云基地签署了四方谅解备忘录(MOU),宣布多方合作利用北京和宁夏的设施和资源,构建和发展高效、可靠、经济的亚马逊AWS云计算服务。而北京、宁夏的两地合作模式被冠名为“前店(北京)-后厂(宁夏)”模式——将大型数据中心建立在经营成本较低的偏远地区,在网络服务核心区域或周边建立小型数据中心。
  例如,AWS在美国就将自己的大型数据中心放在了俄勒冈州,同时也在“科技中心”的旧金山设立了小型数据中心,以保证硅谷互联网公司的需求,现在北京+宁夏的“西部云基地”正是采用同样的模式。
  当然,进入中国市场的路径已定,但亚马逊AWS离真正的“落地”还有一定的距离,毕竟“看得见”和“用得着”还是两回事。未来,中国用户从亚马逊AWS中得到的服务类别、响应速度、服务支持和体验是否会打折扣呢?相信2014年亚马逊会给出答案。
追赶中的IBM 
   在2007年起,IBM发布了“蓝云”计划,后逐渐演化为智慧云,在此期间IBM推出了SCE(SmartCloud Enterprise)和SCE+(SmartCloud Enterprise+)两大公有云解决方案,并已在全球的6个数据中心部署了8个POD(Point Of Delivery,资源池)。可是,相比于Amazon AWS、微软Windows Azure的“流行”,IBM 的SCE/SCE+在公有云服务市场的声音仍比较弱小。为此,IBM在2013年收购了SoftLayer,并将其业务与IBM苦心经营多年的SmartCloud云服务相结合,将SCE公有云服务、用户等全部迁移到SoftLayer平台,而保留可定制、高价值的IaaS服务平台SCE+。
   这次改革最终让IBM在IaaS和PaaS领域的实力大幅度提升。因此在信心满满之时,对于微软、亚马逊的入华, IBM又怎能在这个时候示弱呢?在去年IBM的中国公有云策略也逐渐浮出水面——去年7月31日,IBM与首都在线签署公有云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开启了IBM在中国市场提供公有云服务的征程。
   
   IBM也垂涎于中国的公有云市场
   与首都在线的合作主要基于IBM企业级公有云平台技术,引入IBM Pureflex等最新技术,构建一个更符合中国用户需求的公有云平台,涵盖IaaS、PaaS和SaaS三种云计算模式,形成一个更完整的生命周期闭环。
   而对于定位于大型企业用户的SCE+,蓝色巨人IBM则与世纪互联达成合作协议,将SCE+正式引入中国。IBM提供物理基础设施资源池POD和服务,世纪互联公司将在其位于北京的数据中心内托管该POD设施。SCE+未来的着力点更加侧重IaaS,聚焦于大型企业在云端管理更加复杂、更关键性的工作负载和应用。按照IBM的说法,其在中国的公有云市场发展有三个方向:第一个方向就是Enterprise+Softlayer的门店服务提供模式;第二个方向是建立具有当地特色的云服务系统,交由当地服务商运营;第三个方向就是与首都在线的合作模式,即双方共同建立“合资工厂”,共同运营。

 

“狼来了”,中国兵团从容应对
  面对全球IT巨头纷纷在华开展公有云服务,国内本土云服务提供商似乎并不怕“狼来了”。由于政策等原因,国内企业对公有云市场的开拓占尽先机。国内已经有不少本土厂商积极提供公有云服务。曙光一直以“城市云”为战略,加强与政府之间的合作关系,与无锡、成都、包头等城市签订城市云计算中心合作建设项目。浪潮的“云海”战略则聚焦“行业云”,建立包括政务云、工商云、卫生云、药监云、食品安全云等跨越10多个行业的云应用,并已经与全国25个城市和行业签订了云计算战略合作协议。
  此外,阿里云公司在2011年7月宣布,阿里云以自主开发的飞天开放平台为基础,正式对外提供云计算服务,其目标是要打造互联网数据分享的第一平台,成为以数据为中心的先进的云计算服务公司。而在2013年初,百度也正式开放应用引擎BAE,面向所有开发者推出公有网络应用开发和部署平台。
  从目前国内公有云市场的现状来看,国外厂商力图用本土化策略,积极与合作伙伴创建生态圈来打开市场突破口,它们在基础设施和技术领域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但中国本土的公有云服务早已不是刚刚起步,中国的云计算用户多少已经有了自己的认知与习惯。国外云服务产品能否在中国市场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具层次性与多样性的服务,将确定它们是否能在中国市场尽快扎根,并借助自己品牌与产品实力迅速拓展市场的关键因素。
  与国外厂商不同,国内的云服务提供商在对本土客户的需求认知、价格与细分市场等方面有着先天性的优势,它们可以细分用户、拓展海外业务等方式来弥补自己的短板。而且国内的数据中心审查非常严格,国外巨头在这方面如果急速挺进,极易引起水土不服,当前先从一些原有客户中突破或许就是想摸索出在华运营公有云服务的技巧。特别是去年热炒的“去IOE”事件更是加深了国外IT巨头的顾虑,在“棱镜门”事件之后,大型国企、央企正在考虑替换原有的IBM、Oracle、EMC系统,如果要这些大型企业将数据放到亚马逊和微软的服务器上,恐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现在到底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还是“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情况仍非常难说。
  小结:中国的公有云市场已呈现出多元化竞争的产业格局,未来也有很多挑战和不确定因素,但是我们已经从市场竞争的硝烟中看到一个新兴市场的崛起。在未来的一段时间,跨国IT巨头将加快布局中国公有云市场,国内IT巨头也将继续发力,但最终到底谁能够在中国公有云市场独占鳌头?尚需拭目以待。 
本文出自2014-04-07出版的《电脑报》2014年第13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pcw2013)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
读者活动
48小时点击排行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