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收费:一场电信利益的博弈
- 2013-4-3 17:13:29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程朋
- 作者:熊雯琳
【电脑报在线】随着工信部的介入,国家发改委专家及运营商高管频频“放风”,当这个类似愚人节玩笑的话题在愚人节当天再次被各大媒体重提关注时,业界又重新将焦点聚集到此。
工信部介入
而来自官方的表态,则给微信收费与否带来了更多的变数。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不久前参加第二届 “岭南论坛”时表示工信部正对此进行协调,已要求运营商制定解决方案提交工信部,并承诺监管部门总体上会站在用户的角度,不允许运营商利用垄断地位遏制微信等业务。
苗圩同时透露,微信有收费的可能,但不会大幅收费。“除了我们协调,还得靠这个竞争机制,三家运营商不能串通一气,来垄断这个市场。让他们跟各家去谈判。”
苗圩表示:“(通信运营商)说我维护这么大的一个网络,还要投资,还要运营,除了流量以外还应该有这些方面的收费,这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绝不能占有垄断的这个地位,卡死像腾讯这样一个非常好的企业。”
事实上,针对微信冲击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局面,苗圩在“两会”期间曾表示,工信部鼓励竞争,也愿意将市场的交给市场。对于如何监管互联网公司和传统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苗圩表示,要从保护用户的角度出发,做到一定的规范。
不过,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即使工信部同意对微信收费,但对微信的额外收费并非针对用户,而是三大运营商向腾讯收取。
记者从可靠渠道了解到,运营商对有可能威胁自己传统业务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封杀”实际上是早有预谋。
据国内一位最早做类KIK应用开发的人士介绍,早在2011年2月份的时候,三大运营商中其一就像工信部写信投诉建议停止微信、KIK、Whatsapp等类似产品的推广,信息安全管理部针对微信类产品的安全管控体系进行研究,部署相关安全工作要求。
“当时运营商就希望工信部能够停掉国内类KIK业务,给出的两个理由就是第一有安全风险,第二是侵占国家资产。”
据该人士介绍,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工信部找了国内四家企业做调研,这四家公司分别为腾讯、小米、盛大和个信互动,“当时微信才刚刚开始做,盛大的产品也才有个雏形。”
该人士进一步对本报记者表示,当时的调研主要涉及到这几家公司的产品安全性如何,公司业务发展如何等等。
“开了好几次会,最后工信部给出的结果是‘建议以发展为主’,才使得众企业躲过一劫。”据该人士介绍,在当时与工信部的沟通中,也是腾讯使了大力气。
实际上,运营商内部一直在为OTT应用收费做准备,“运营商的流量器的关口在去年6月份就做好了,可以直接统计长链接,在交换机上计数收费。”该人士进一步透露。
如果假设运营商开始微信进行收费,业内人士分析称,可能会存在三种模式,前向收费——向用户收费;后向收费——向腾讯收费;三是合作分成模式。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向用户收费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用户已经为此支付了流量费,何来再缴费。而向OTT企业收费,估计是运营商最愿意的方式。这样既不得罪用户,又多了收益。然而,对于免费软件微信而言,至今仍未实现盈利,而微信商业化的讨论也没有最终定论。不论是第二种对腾讯收费,还是第三种合作分成模式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很难实现。
记者手记:荒谬的收费
关于“微信收费”的传闻已经出来有一段时间了,我一直没有太在意这个事情,一直只是当个玩笑来听,从没想到要当作报道来采访,原因有二,其一腾讯在此消息出来第一时间就非常坚定的辟谣;另外一方面,运营商在收取用户流量费的情况下还要将手伸进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空间里,这样的事情简直匪夷所思,有悖常理。
不过,关于OTT服务的发展,全球的运营商几乎都面临着相似的情形,关于OTT企业该不该付费的讨论也一直没有停止过。
以西班牙电信为代表的欧洲电信运营商选择自己提供OTT服务。2012年5月,西班牙电信推出一款集信息、语音传送、网络电话和照片分享于一身的应用TUMe。韩国OTT服务供应商Kakao推出的免费语音应用KakaoTalk对韩国运营商造成了严重威胁。
2012年7月前后,韩国通信委员会批准韩国运营商可以向OTT语音服务提供商收取费用,也可掐断OTT语音流。今年年初,法国电信与谷歌公司达成了合作关系,谷歌因发布OTT发送的数据流量而向法国电信付费。
在我看来,对于运营商而言OTT市场是完全开放的。三大运营商也都推出了自有品牌的OTT应用,如飞信、翼信和沃友。
近期,三大运营商还透露出强化其OTT业务的行动,中国移动在整合飞信和飞聊,中国电信对翼信改进后实现了手机和固话之间的语聊。但运营商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它不可能让自己的OTT发展壮大而与自身基础业务形成左右手互搏的局面。于是,就有了这荒谬可笑的收费要求。
微博大V眼中的微信收费
李开复:运营商如果对微信用户进行收费合理吗?是否伤害用户选择?遏制创新?双重收费?违背网络中立原则?强强联合形成垄断捆绑?欢迎深度讨论,我会做内容总结,过两天发出。
马靖昊说会计:三大电信运营商近期一直对“微信”蠢蠢欲动,想将它变成一块可以收费分羹的肥肉,其实体现的只是它一贯的霸道行为:1.用户使用微信已经交过流量费,如果微信收费,是不是微博等也得收?2.去年央企实现营收22.5万亿、利润1.3万亿,上缴红利只有区区970.83亿,仅有7.2%用于民生支出,为什么这些不说呢?
@薛蛮子:#坚决反对微信收费#微信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引领全球互联网的第一次好不容易撞上的机会。过早收费只会扼杀这个伟大的社交化工具。把这个第一次机会变成最后一次机会,行行好,让微信一马,微信不光是腾讯的,更是中国的!中国不差这点钱!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微信坚决不应该收费!支持者请转!大力转!
@北青张天蔚:风传微信要收费,网上一片谴责、义正词严,但大多忽略了一个前提:微信不是公共品,移动、腾讯都没有义务免费服务。微信收费不存在该不该,只有敢不敢:移动敢不敢冒流量损失的风险向腾讯加收费;腾讯敢不敢冒用户流失的风险把收费转嫁给用户。用户唯一个的武器是用脚投票,跑的人多了,他们就怂了。
@人民网: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产业研究室主任史炜说,腾讯有4亿用户及其衍生出来的高盈利模式,说不敢收费,这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如果微信不该收费,那短信为什么要收费呢?这是个简单的经济学常识。既然短信收费,微信就应该收费…
而来自官方的表态,则给微信收费与否带来了更多的变数。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不久前参加第二届 “岭南论坛”时表示工信部正对此进行协调,已要求运营商制定解决方案提交工信部,并承诺监管部门总体上会站在用户的角度,不允许运营商利用垄断地位遏制微信等业务。
苗圩同时透露,微信有收费的可能,但不会大幅收费。“除了我们协调,还得靠这个竞争机制,三家运营商不能串通一气,来垄断这个市场。让他们跟各家去谈判。”
苗圩表示:“(通信运营商)说我维护这么大的一个网络,还要投资,还要运营,除了流量以外还应该有这些方面的收费,这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绝不能占有垄断的这个地位,卡死像腾讯这样一个非常好的企业。”
事实上,针对微信冲击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局面,苗圩在“两会”期间曾表示,工信部鼓励竞争,也愿意将市场的交给市场。对于如何监管互联网公司和传统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苗圩表示,要从保护用户的角度出发,做到一定的规范。
不过,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即使工信部同意对微信收费,但对微信的额外收费并非针对用户,而是三大运营商向腾讯收取。
记者从可靠渠道了解到,运营商对有可能威胁自己传统业务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封杀”实际上是早有预谋。
据国内一位最早做类KIK应用开发的人士介绍,早在2011年2月份的时候,三大运营商中其一就像工信部写信投诉建议停止微信、KIK、Whatsapp等类似产品的推广,信息安全管理部针对微信类产品的安全管控体系进行研究,部署相关安全工作要求。
“当时运营商就希望工信部能够停掉国内类KIK业务,给出的两个理由就是第一有安全风险,第二是侵占国家资产。”
据该人士介绍,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工信部找了国内四家企业做调研,这四家公司分别为腾讯、小米、盛大和个信互动,“当时微信才刚刚开始做,盛大的产品也才有个雏形。”
该人士进一步对本报记者表示,当时的调研主要涉及到这几家公司的产品安全性如何,公司业务发展如何等等。
“开了好几次会,最后工信部给出的结果是‘建议以发展为主’,才使得众企业躲过一劫。”据该人士介绍,在当时与工信部的沟通中,也是腾讯使了大力气。
实际上,运营商内部一直在为OTT应用收费做准备,“运营商的流量器的关口在去年6月份就做好了,可以直接统计长链接,在交换机上计数收费。”该人士进一步透露。
收费模式成难点
据了解,OTT是OverTheTop的缩写,指的是互联网公司越过运营商,在广电和通讯等领域发展各种视频语音和数据服务,比如微信、Skype等。如果假设运营商开始微信进行收费,业内人士分析称,可能会存在三种模式,前向收费——向用户收费;后向收费——向腾讯收费;三是合作分成模式。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向用户收费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用户已经为此支付了流量费,何来再缴费。而向OTT企业收费,估计是运营商最愿意的方式。这样既不得罪用户,又多了收益。然而,对于免费软件微信而言,至今仍未实现盈利,而微信商业化的讨论也没有最终定论。不论是第二种对腾讯收费,还是第三种合作分成模式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很难实现。
记者手记:荒谬的收费
关于“微信收费”的传闻已经出来有一段时间了,我一直没有太在意这个事情,一直只是当个玩笑来听,从没想到要当作报道来采访,原因有二,其一腾讯在此消息出来第一时间就非常坚定的辟谣;另外一方面,运营商在收取用户流量费的情况下还要将手伸进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空间里,这样的事情简直匪夷所思,有悖常理。
不过,关于OTT服务的发展,全球的运营商几乎都面临着相似的情形,关于OTT企业该不该付费的讨论也一直没有停止过。
以西班牙电信为代表的欧洲电信运营商选择自己提供OTT服务。2012年5月,西班牙电信推出一款集信息、语音传送、网络电话和照片分享于一身的应用TUMe。韩国OTT服务供应商Kakao推出的免费语音应用KakaoTalk对韩国运营商造成了严重威胁。
2012年7月前后,韩国通信委员会批准韩国运营商可以向OTT语音服务提供商收取费用,也可掐断OTT语音流。今年年初,法国电信与谷歌公司达成了合作关系,谷歌因发布OTT发送的数据流量而向法国电信付费。
在我看来,对于运营商而言OTT市场是完全开放的。三大运营商也都推出了自有品牌的OTT应用,如飞信、翼信和沃友。
近期,三大运营商还透露出强化其OTT业务的行动,中国移动在整合飞信和飞聊,中国电信对翼信改进后实现了手机和固话之间的语聊。但运营商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它不可能让自己的OTT发展壮大而与自身基础业务形成左右手互搏的局面。于是,就有了这荒谬可笑的收费要求。
微博大V眼中的微信收费
李开复:运营商如果对微信用户进行收费合理吗?是否伤害用户选择?遏制创新?双重收费?违背网络中立原则?强强联合形成垄断捆绑?欢迎深度讨论,我会做内容总结,过两天发出。
马靖昊说会计:三大电信运营商近期一直对“微信”蠢蠢欲动,想将它变成一块可以收费分羹的肥肉,其实体现的只是它一贯的霸道行为:1.用户使用微信已经交过流量费,如果微信收费,是不是微博等也得收?2.去年央企实现营收22.5万亿、利润1.3万亿,上缴红利只有区区970.83亿,仅有7.2%用于民生支出,为什么这些不说呢?
@薛蛮子:#坚决反对微信收费#微信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引领全球互联网的第一次好不容易撞上的机会。过早收费只会扼杀这个伟大的社交化工具。把这个第一次机会变成最后一次机会,行行好,让微信一马,微信不光是腾讯的,更是中国的!中国不差这点钱!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微信坚决不应该收费!支持者请转!大力转!
@北青张天蔚:风传微信要收费,网上一片谴责、义正词严,但大多忽略了一个前提:微信不是公共品,移动、腾讯都没有义务免费服务。微信收费不存在该不该,只有敢不敢:移动敢不敢冒流量损失的风险向腾讯加收费;腾讯敢不敢冒用户流失的风险把收费转嫁给用户。用户唯一个的武器是用脚投票,跑的人多了,他们就怂了。
@人民网: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产业研究室主任史炜说,腾讯有4亿用户及其衍生出来的高盈利模式,说不敢收费,这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如果微信不该收费,那短信为什么要收费呢?这是个简单的经济学常识。既然短信收费,微信就应该收费…
本文出自2013-04-08出版的《电脑报》2013第13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黄海)
读者活动
48小时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论坛热帖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业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招聘信息
报纸客服电话:4006677866 报纸客服信箱:pcw-advice@vip.sina.com 友情链接与合作:987349267(QQ) 广告与活动:675009(QQ) 网站联系信箱:cpcw@cpcw*.c*m
Copyright © 2006-201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
报纸客服电话:4006677866 报纸客服信箱:pcw-advice@vip.sina.com 友情链接与合作:987349267(QQ) 广告与活动:675009(QQ) 网站联系信箱:cpcw@cpcw*.c*m
Copyright © 2006-201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